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章:安稳岁月

### 第四章:安稳岁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建国的生活逐渐回到了正轨。虽然曾经经历过街道改造带来的困境,儿子小赵的生病以及家庭的经济压力,但他依然坚信,日子总会有转机,生活中的每一次风雨,都会为他带来更多的成长与积淀。

现在,赵建国的早点摊虽然没有当初那么拥挤,却依然有着稳定的客流。生意稳定了下来,他也渐渐从最初的忙碌与不安中走了出来。每天清晨五点,赵建国依然准时起床,像往常一样准备好食材,亲手操作油条、包子,煮好豆浆。虽然有些许的疲惫,但每当他看着摊位前熟悉的面孔,听着顾客们打趣的笑声,他心中便满是满足。

“赵叔,今天的包子依旧好吃啊!”一位常客笑着向他打招呼。

赵建国笑着点头:“谢谢,你们喜欢就好。等我这边一会儿。” 他说话的语气朴实无华,却总能让人感到亲切。

生活似乎已经进入了稳定的轨道。然而,赵建国始终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让孩子小赵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小赵的恢复情况非常好,在家休养了几个月后,他重新振作,专心准备第二年的高考。虽然他错过了一年,但他并没有放弃,依旧埋头苦读,力求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赵建国和刘翠兰也深知,小赵已经承受了很多压力,尤其是在第一次高考后,孩子的心情一直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尽管如此,他们也非常高兴看到孩子能够再次振作起来。家里的每一餐饭、每一次谈心,都是他们共同度过难关的方式。

“赵啊,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怎么还没吃饭?”赵建国看着儿子一脸疲惫的样子,不禁心疼道。

“爸,我就差最后几章了,今晚把它们读完就行。”小赵微微一笑,尽管面色有些苍白,仍然一副坚定的模样。

赵建国心里一阵感慨,望着儿子努力学习的身影,他明白,这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为了让小赵能够有更好的未来。他和妻子刘翠兰曾经共同商量过,如果小赵能顺利考上大学,家里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但即便没有,他也不会放弃自已的摊位,一直坚持下去,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让小赵有更多的选择。

随着生活逐渐安稳,赵建国也做了一些改变。他开始雇佣了一位年轻的小工帮忙,自已则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偶尔去看望年迈的父母。每次给父母寄钱时,赵建国总是心里一阵惆怅,想着老家的土地和父母的健康,感到无比的牵挂。尽管自已已经在城市扎根,但故乡始终是他心中一个无法割舍的牵挂。

“爸妈,最近天气不错,你们要多注意身体,别太劳累。”每当和父母通话时,赵建国总会叮嘱几句。父母虽然已经年迈,但仍然一如既往地节俭朴素,日子过得清苦却充实。

小赵终于在第二年再次参加了高考,这一次,他不仅积累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在心态上也更加成熟。尽管高考的压力依然存在,但他比去年更加从容,心中充满了信心。考试结束后,赵建国全家在一起等待着成绩发布的日子,家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氛围。

“爸,我考得应该不错吧?”小赵看着父亲,眼中透露出些许的不安和期待。

赵建国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笑着说:“不管怎样,咱家都为你感到骄傲。只要努力了,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一起承受。”

几个月后,终于等到了小赵的高考成绩。那一天,当成绩单送到家中时,赵建国一度不敢看。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成绩单,眼睛扫过上面的分数,顿时眼前一亮。

“小赵,你考得很好,已经被重点大学录取了!”赵建国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

“真的吗?我真的考上了?”小赵难以置信地问道。

赵建国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眼里满是喜悦和骄傲:“当然,爸妈一直相信你,你做到了!”

这一刻,赵建国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与满足。看着儿子眼中的光芒,他知道,自已的坚持、自已的辛劳,终于有了回报。虽然这一路走得艰辛,但他始终相信,生活最终会给予他应得的结果。

随着小赵顺利进入大学,赵建国继续经营着自已的早点摊。虽然日子依然平凡,依然充满了忙碌和琐碎,但每一天他都感到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安宁。早点摊依旧是他赖以生存的方式,但他知道,这个摊位不仅是他生计的来源,更是他在这座城市立足的根基。

他开始逐渐有了更多的思考——是否可以将摊位扩大,开设一个小店面?虽然这个想法很模糊,但赵建国相信,只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他会实现这个梦想。或许未来他能成为一个有自已品牌的小餐馆老板,但无论结果如何,赵建国都会一直坚持自已的信念,用双手为家人和自已创造更好的生活。

此时,赵建国站在摊位旁,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里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已已经走过了许多艰难的日子,但每一次的坚持和付出,都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赵叔,你的包子真好吃!”一位顾客笑着和他打招呼,赵建国微笑着回应:“谢谢,你们喜欢就好。”他看着摊位上的人群,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心。

是的,生活虽然平凡,但正因为这些平凡,才显得更加温暖和充实。赵建国坚信,只要心中有爱,脚踏实地,生活总会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给予人最真实的幸福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