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33章 收购特效制作公司

最终,在王瑾华不遗余力的劝说下,南风华勉强答应了拍一部大片的事情。

只不过既然是大片,那拍摄的周期就长了。

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完全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成的。

剧本他倒是有,还有很多。

《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世界》、《终结者》、《阿凡达》等,可太多了。

他手上的剧本说实话非常多,只不过缺的是拍出来而己。

本来打算休息一下,明年再说的。

现在筹备也行。

将筹备交给下面的人去弄,他就只管拍摄,外加收购一家特效公司,不就可以把钱花出去一些了吗?

什么?特效公司前期都在亏钱,完全不赚钱?

亏就亏嘛,他在乎吗?

别说他的棱镜公司了,就说那些国外银行的账户上躺着的过百亿欧元,他需要发愁钱的事情?

钱是最不需要考虑的。

本来打算收购国外的特效公司,想了想,干脆一步到位。

国外跟国内的一样买一家,然后合并起来。

全部划归入棱镜公司里面。

砸钱把特效公司发展起来,未来就是大片的天下。

这一点前世己经验证过了。

这个世界目前的电影还局限在小成本或者剧情片里面。

真正的特效电影有,但还没发展起来。

IMAX全龙瀚帝国也才3家。

国外也差不多的情况。

所以这个时候的特效公司,基本很少人接盘,是正儿八经的全年亏损状态。

想要收购,实在太容易不过。

国内的特效公司还属于小作坊模式,类似工作室一样的。

说公司可就太抬举他们了。

让南风华首接不知道如何下手收购了,干脆收购国外的公司。

国内的特效公司,以后再说吧。

相信未来大片发展起来后,国内他自己培养,利用国外的特效水平反哺国内。

收购工作进行的很顺利。

委托国际猎头,调查了好几家特效公司。

基本没有一家是赚钱的。

国外的特效公司倒是很有几家。

猎头选择了其中实力最强大的5家公司。

将调查的结果放在了南风华面前。

5家说实话,没有太过明显的差异。

其中三家有意向出售,因为公司己经入不敷出,老板己经无力承担。

另外两家背靠实力强大的影视公司,且影视公司对于特效的远见也有,虽然亏损,但依然坚挺,可以出售,但价格可能会超出市场价。

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家名为Digital Domain(数字王国)的特效公司。

这家公司实力强大。

技术优势在于粒子特效跟海战特效,以其创新性和艺术性蜚声国际。

擅长在后期中解决80%的问题,在三维中解决20%的问题。

数字王国的创始人Scott Ross,今天愁眉不展。

目前公司己经到达了破产的边缘。

如果公司卖不出去,那旗下的300多名高级精英们,都会失去工作。

而目前特效行业本身的情况,就业形势严峻。

到时候,他真的无颜面对这么多跟着他闯的员工们。

他没想到辛辛苦苦踌躇满志一手建立起来的特效王国,居然会垮。

要不是走投无路,他又怎么会想着卖掉公司呢。

为了这个事情,他整夜整夜睡不着,头发都掉了好多,快要被他给扯完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下午便收到了一个猎头给的电话,说有人有意向收购,想来公司商谈收购事宜。

Scott Ross高兴坏了。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时间定在了后天10月23号的早上9点。

很快,这天便到来。

南风华一身西装革履,后面带着一整个律师团以及会计事务所的成员,来到了大名鼎鼎的数字王国。

公司位于黄家山高地,周围都是各种科技公司。

办公大楼并不高,从外面他居然看不出有多少层,想必是特殊设计的艺术大楼。

占地不大不小,看起来差不多3000多平方米。

目前拥有300多名员工。

公司总裁Scott Ross,在门口亲切的迎接到来的大阵容团队。

脸上更加高兴了。

带着这么多人过来一看就是真的想收购,不是过来看看而己的。

那团队里面,一眼就看出来有律师还有会计人员了。

“很高兴见到你,菲尼克斯先生。”

Scott Ross作为影视圈里面的人,怎么可能不认识国际大导演及全球热门歌手菲尼克斯。

“我也很高兴见到你,Ross先生,能带我参观参观传说中的数字王国吗?”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

两个人就这么结伴去参观公司了。

剩下的律师团队跟会计团队会在数字王国的负责人带领下进行财务考察以及公司绩效、设施、包括方方面面的负债、总资产进行估值。

而这个估值会最终到南风华手上。

实际上公司收购,根本就不像电视剧里面一样,男主角身为公司总裁,还跑人家公司跟人家的总裁面对面中门对狙,你一百万,我一千万的砍价。

太掉价了,要这么玩,还要下面的人干嘛?

这种砍价或者吵架、商谈、考核、调研等事情,自有下面的人去完成。

两个总裁虽然是收购与被收购的关系。

但也都高高兴兴的单聊,不是闲聊就是说说笑笑玩耍去了。

到了最后关头,摸清所有事情,并估值之后,下面的谈判团队自然会对收购价格进行磋商,能顺利磋商结束,就基本结束了,只需要南风华跟Scott Ross一起签个合同,然后握手拍照,事情就结束了。

这才是正常的收购操作。

而如果下面的谈判团队磋商失败,比如价格争执不下,才会报给南风华跟Scott Ross两个人面对面去商谈。

而这个商谈,也不存在什么吵架不吵架的事情。

我报个价,你同不同意?不同意那再见。

感谢今天的招待,祝你生意兴隆。

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当然,也不乏有卖家公司的总裁,是个人创业的生意,为了让自己获得最大利益而主动参加跟收购公司谈判砍价的。

那种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只有这么一家公司,没什么大背景了,就靠这家公司卖个好价养自己后半辈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