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七十五回 李孝业设连环马 罗家将教钩镰枪

定唐王李孝业,是李承业的弟弟。他在陕州接到朝廷旨意后,立刻召集了二十万大军准备出征。他有两名勇猛的先锋,分别叫仰必兴和仰必大,还有四员偏将,韦云、毛进、乔路、唐英,这几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李孝业精心挑选了三千骑兵,将他们分成一百队,又安排了五千步兵在后面接应。他把每三十匹马用铁环锁连在一起,人和马都披上了坚固的铁甲,组成了一种名为连环拐子马的阵法,威力十分惊人。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孝业便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九焰山进发。一天,他们在距离九焰山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第二天,李孝业就迫不及待地领兵到山下挑战。

九焰山上,徐美祖对众将领说道:“李孝业是个征战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将,我们必须先和他正面交锋,挫一挫他的锐气,然后再用智谋将他擒获。我打算派十队人马下山与他交战。”于是,他点了南建、北齐、吴奇、马赞、乌黑龙、乌黑虎、乌黑彪、乌黑豹、纪鸾英、披霞公主这十员将领,让他们分成十队组成战阵,薛刚则在后面压阵。众将领领命后,一起率兵冲下山去,迅速排开阵势。

战斗打响,第一队的南建一马当先,与仰必兴战在一起,两人实力相当,一时难分胜负。仰必大见状,拍马向前,准备上前助战,纪鸾英立刻出阵,拦住了仰必大。四人你来我往,斗了十几个回合后,纪鸾英虚晃一刀,装作不敌,拨转马头就跑。仰必大以为她真的败了,急忙纵马追赶。纪鸾英看准时机,按下手中的刀,取出红绒套索,等仰必大的马靠近,她猛地将套索向空中一抛,不偏不倚,正好套住了仰必大,将他拉下马来。军士们一拥而上,将仰必大擒获。

李孝业看到这一幕,勃然大怒,拍马冲上前去,薛刚赶紧迎上去与之交锋。两边的众将领也都纷纷冲出,各自寻找对手展开激战。这场战斗从辰时一直打到未时,双方仍然不分胜负。李孝业见久攻不下,急忙放出了连环拐子马。只见连环拐子马如同一堵移动的铁墙,气势汹汹地冲过来,两边还有强弓硬箭不断射来,中间的长枪也如林般刺出。薛刚见状,大吃一惊,他们根本抵挡不住。前面的五队人马顿时乱了阵脚,四下逃窜,后面的五队也被冲得七零八落,无法阻挡,纷纷各自逃命,九焰山的兵马顿时大败。幸亏屈浮鲁、郑宝、马登、敬晖等人及时抢下山来,才救回了不少将领。那连环拐子马一直冲到了三关,由于山路崎岖难行,才退了回去。李孝业大获全胜,还活捉了乌黑彪,随后收兵回营,暂且不表。

薛刚回到山上后,立刻清点众将领和士兵。发现乌黑彪被敌军俘虏,吴奇、南建、乌黑龙、乌黑虎都受了伤,受伤的军士更是不计其数,还折损了八千人马。庐陵王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忧虑。徐美祖安慰道:“千岁不必过于担心,臣定会想出破敌良策,破解这连环拐子马阵。”屈浮鲁说道:“要破这连环拐子马,必须将罗家枪改为钩镰枪才行。”徐美祖问道:“你说的莫非是山后罗章的枪法?”屈浮鲁点头道:“正是。我听说罗章已经去世了,他生有两个儿子,罗英和罗昌,但不知道他们如今在哪里。”敬晖说道:“太保罗英,因为武后容不下他,派人去代替他镇守郃阳,罗英一怒之下,杀了朝廷的天使,反叛出郃阳,现在屯兵在定山。他手下有一员猛将,名叫李广,此人面色如酱,擅长使用钢鞭。”徐美祖说道:“定山在潮州一带,我这就下山去请他来帮忙。”说完,他立刻辞别庐陵王,前往定山。

徐美祖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定山。突然,听到一声锣响,从路旁冲出十几个喽啰,为首的一人,面色如同紫茄一般,手中拿着铜鞭,大声喝道:“来者何人!留下买路钱,放你过去!”徐美祖问道:“你是李广吗?”那人听到询问,笑道:“正是在下。”徐美祖说道:“麻烦你上山通报一声,就说我徐美祖求见太保罗英。”

李广上山将此事告知了罗英,罗英热情地邀请徐美祖上山入寨。两人见面后,相互行礼,然后坐下交谈。罗英说道:“小弟最近听说仁兄和薛刚占据了九焰山,辅佐庐陵王复兴大唐,小弟心里十分欢喜。只是不知仁兄怎么会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徐美祖说道:“小弟此次前来,是因为李孝业攻打九焰山,他摆下了连环甲马阵,我们被他打败了。屈浮鲁说仁兄家祖传的枪法,若改成钩镰枪,就可以轻松破解此阵。庐陵王特地派我来请仁兄出山,帮助我们消灭武氏,复兴大唐。”罗英说道:“仁兄都亲自来了,小弟怎敢推辞!”徐美祖说道:“救兵如救火,我们必须立刻动身才好。”罗英说道:“那我收拾一下人马,马上和你一起走。”徐美祖说道:“人马一个都不用带,只要仁兄你一人,和我前往九焰山,破了那连环马阵后,仁兄仍可回到这里。我这里有一个锦囊交给你,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段姻缘,同时立下战功,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罗英听后,非常高兴,他吩咐李广看守好山寨,然后就和徐美祖下山,日夜兼程,赶到了九焰山。

徐美祖带着罗英拜见了庐陵王。第二天,罗英从山上挑选了五千名精壮的军士,开始教他们学习钩镰枪。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训练出了五千名熟练掌握钩镰枪的花枪手。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