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六十七回 新唐国薛刚成亲 路旁亭郑宝结义

话说第二天,薛刚、南建、北齐三人来到新唐国国王的午门,递上了平西侯窦必虎的书信。此时,国王纳罗正在早朝,还未退朝。他看到书信,得知是平西侯的内侄薛刚前来借兵,心中暗自思量:“两辽王的三子薛刚,是樊梨花所生。当初樊梨花攻打西凉时,没有灭掉我们国家,对我有恩。如今薛刚前来借兵,正好可以报答这份恩情,哪有不发兵相助的道理呢!况且又有平西侯的书信,就更不好推辞了。”于是,国王吩咐请薛刚三人进殿相见。

薛刚三人来到殿下,向国王行参拜之礼,国王赐座后,他们方才坐下。薛刚把自已的经历,从大闹花灯闯下大祸,到如今在九焰山屯兵,以及此次来借兵是为了助庐陵王复位、复兴大唐的前因后果,详细地向国王讲述了一遍,最后诚恳地说道:“恳请大王发兵相助,等大事成功之日,必定重重感谢!”

国王见薛刚相貌不凡,气质出众,觉得他绝非等闲之辈,是有帝王之相、能成就霸业的人,便说道:“我当初承蒙令堂太夫人的恩情,一直没有机会报答。如今爵主一家遭遇大难,大唐天下又被武氏这个女人占据,发兵相助,是我分内之事。我想问一下爵主,你今年贵庚几何,有几个儿子了?”

薛刚听到这番询问,不禁悲从中来,流下泪说道:“我薛刚因为闯下大祸,逃出长安,在卧龙山娶了一房妻子。后来遭到武三思的迫害,我们夫妻二人被迫分离,至今已有十三年,我连她的下落都不知道。我如今虚度三十二岁,还没有子嗣。”

国王说道:“不孝的事情有很多种,其中没有后代是最为严重的。我有一个女儿,名叫披霞公主,她容貌秀丽,举止优雅,而且武艺高强,勇冠三军,还精通阴阳之术,今年十九岁。爵主如果不嫌弃,我愿意将她许配给你,结为姻亲。”

薛刚心想:“我这次来借兵,如果不答应这门亲事,国王肯定会不高兴。不如答应下来,有了这样一位妻子,说不定还能在事业上助我一臂之力。”于是,他起身恭敬地答道:“承蒙国王厚爱,我怎敢不答应呢!”国王听了非常高兴,说道:“爵主既然答应了,那就今日成亲吧。”随即吩咐内宫,让披霞公主出殿,一时间,宫中奏响了欢快的番乐,披霞公主与薛刚相互交拜,举行了成亲仪式。

婚后过了三天,薛刚对披霞公主说道:“九焰山那边正眼巴巴地盼着兵马到来,还请公主尽快向国王奏明,发兵起程。”公主说道:“发兵倒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从这里前往九焰山,路途遥远,很容易被武氏察觉。而且一路上关隘众多,防守严密,我们的军队很难顺利通过。不如驸马你先回去,我这边点齐十万西兵,对外假称新唐国率领西域各邦王子前往长安进贡,这样一来,武氏那边必然会信以为真,一路上就不会有阻拦,我们的军队就可以顺利抵达九焰山与你会合了。”

薛刚听了,心中大喜,随即与公主一起上殿,将这个计划奏明国王。国王批准了这个请求,并准备了丰盛的宴席为薛刚饯行。宴席结束后,薛刚拜别国王和公主,与南建、北齐一起踏上了归程。披霞公主则开始点齐十万西兵,准备随后出发,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薛刚三人在返程的路上,经过兴唐府时,看到路旁有一座凉亭,便进入亭中休息片刻。这时,只听到树上的老鸦“呱呱”乱叫,北齐说道:“三哥,真可惜这里没有弓箭,要是有的话,我非得赏这老鸦一箭不可。”

正说着,突然听到“嗖”的一声,原来是有人用弹弓发射出四枚弹丸,四枚弹丸同时击中了四只老鸦的头颈,老鸦纷纷掉落树下。南建和北齐见状,大声叫好:“妙,妙,妙!到底是谁有这么厉害的手段?”

薛刚回头一看,只见亭后走出一个人,此人面容白净,没有胡须,手中拿着弹弓,正朝着掉落的老鸦走去,准备捡起老鸦。薛刚连忙起身,拱手行礼道:“兄台请了。”那人也回礼道:“请了。”

薛刚说道:“听兄台的口音,不像是西凉人,请问兄台尊姓大名?”那人答道:“我确实不是西凉人,而是中原关西人,姓郑名宝。因为经商失败,赔光了本钱,流落在此地,无法回乡。只能凭借这弹弓的本事,打些飞鸟来维持生计。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南建抢着说道:“这是两辽王的三爵主,大名薛刚。”郑宝惊讶地问道:“这就是那位大闹花灯的通城虎薛三爷吗?”南建答道:“正是。”

郑宝一听,立刻跪地磕头拜道:“我早已久仰大名,今日能够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敢问爵主,您为何会在此处?”薛刚便把自已来借兵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郑宝。

郑宝听后说道:“爵主如果不嫌弃的话,我愿意做您帐下的一名小卒,不知可否?”薛刚大喜,说道:“郑兄如果愿意追随,我愿与你结为兄弟。”于是,郑宝当即拜薛刚为兄长,还邀请薛刚三人一同前往自已的住所,他收拾了一些打来的野味,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第二天,四人一起朝着锁阳城的方向出发。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