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六十一回 唐王班师回汉阳 胡后劝赦亲叔嫂

文氏匆匆赶到前厅,“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地说道:“千岁啊,您要是非要降罪,就杀了我这老婆子吧,求求您饶了崔家上下老小的性命!”申妃见状,忙问:“这位是何人?”唐王赶忙介绍道:“这是我的岳母。”申妃一听,急忙走上前,双手将文氏扶起,说道:“国太,有什么话您尽管说,千岁向来仁慈,没有什么不答应的,您何必行此大礼!”文氏感激地看了申妃一眼,接着说道:“千岁,我女儿是自已寻了短见,与文德一点关系都没有,求您开恩,赦免崔家所有人的罪过。”唐王连忙说道:“岳母这是说的哪里话,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随后吩咐手下快去请御舅来见。

不一会儿,就见崔文德光着身子,自已把自已绑了起来,跪在厅前,大声说道:“千岁,崔文德甘愿承受千刀万剐之刑!”唐王吃了一惊,问道:“这是干什么?”急忙亲自走下台阶,解开他身上的绳索,说道:“快穿上衣服和头巾再来见我。”崔文德赶忙穿上衣巾,向唐王行了隆重的叩拜大礼。

行礼完毕,唐王吩咐准备銮车,要请国太一同前往淮州。文氏却流着泪说:“女儿都已经不在了,我去了也没什么用。”申妃笑着安慰道:“国太,娘娘现在就在汉阳,您此去,就能见到娘娘了。”文氏满脸疑惑地问:“我女儿已经投江死了,怎么可能还在?”唐王便把凤娇投江后被救起,自已为了获取宝镜假冒东床快婿,在陶府与胡后重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文氏听后,惊喜交加,陈进和崔文德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唐王又吩咐崔文德收拾好家眷,到淮州大营相聚,同时命令王文龙、曹文虎率领一千兵马,和陈进一起前往通州,捉拿马迪、胡发两家的老少家眷,以及观音庵的张、李二位尼姑,并且接回绣娘杨氏、陈进的家眷和胡完,让他们都到淮州汇合,随后下旨,即刻起驾返回淮州。

没过几天,唐王一行人就到了淮州。徐孝德、马周率领众将领前来迎接,唐王顺利进入大营。过了两天,崔文德带着家眷赶到,王文龙、曹文虎也用囚车押着胡发、马迪以及两家的所有家眷,还有张、李二位尼姑到了,陈进的家眷和胡完也都一一接了过来。唐王命令李湘君率领三千兵马,护送国太、崔陈两家的家眷前往汉阳,同时把马迪等人犯押解到汉阳的监牢中,等自已回驾之后再做处置,李湘君领命而去。

接着,唐王让徐孝德出兵进攻。没过几天,就攻下了通州和陵州,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汉江,在那里安营扎寨,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在长安的武则天,有一天突然接到奏报,说李承业被擒后身亡,顿时大惊失色。她急忙问群臣:“李旦如此嚣张,我们该如何抵御他?”丞相张柬之奏道:“陛下,李旦在汉阳起兵,朝野上下都知道他是先帝的正宫太子,而且还有精通阴阳之术的徐孝德辅佐,又有勇猛无敌的马周为帅,如今若与他正面抗衡,恐怕难以取胜。依臣之见,不如暂且与他讲和,以汉江为界,两家互不侵犯,这才是万全之策。”武则天听后,觉得有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即起草了一道诏书,尊称李旦为大唐天皇,还准备了黄金万两、彩缎千匹以及御酒猪羊,派大理寺正卿来钦前往与李旦讲和。

来钦奉诏来到汉江,将消息禀报给唐王。唐王说:“武则天见我军威大振,知道难以抗衡,所以才派人来求和。王兄,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徐孝德答道:“臣之前就说过,天命不可违,不如暂且答应她的请求,回兵汉阳,等待时机再行动。”唐王听后,下旨让来使进见。来钦进入营帐,向唐王行礼后,呈上了和书。

唐王看了和书,冷笑道:“大唐天皇这个名号,我自已就能当,何须她来尊称!我现在暂且班师回朝,你回去告诉武则天,让她速速退位,把天下还给我,不然,等我哪天杀上长安,她可就后悔莫及了!”来钦连连称是,退了下去。唐王随后派兵镇守各个地方,选定了日子,班师回汉阳。一路上,平安无事。

回到汉阳后,袁成、李贵率领文官出城迎接,唐王进城后登上大殿,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之后退朝回到宫中。胡后前来迎接,唐王见她面带忧愁,便问道:“御妻,你为何愁眉不展?”胡后奏道:“千岁,叔叔胡发夫妻和英娇都是小人,本不值得挂念。只是马迪以及李、张二位尼姑这些犯人,理应严惩。但还望千岁仁慈,赦免胡氏三人的罪过,臣妾将感激不尽。”唐王答应了她的请求,胡后十分高兴。

当时,国太和绣娘杨氏被留在王宫供养。第二天,唐王上早朝,封崔文德为礼部侍郎,他的妻子韩氏被封为二品夫人;封陈进为侍读学士,他的妻子被封为一品夫人;封崔母为一品贤德夫人;封绣娘杨氏为逍遥郡君,她的儿子杨文广被封为都指挥;胡完不愿做官,唐王便将抄没马迪的二十多万家私赏赐给了他;至于马迪以及他的父母和张、李二位尼姑,则全部判处凌迟处死。从此,唐王在汉阳驻扎下来,等待着合适的时机,这一段故事暂且搁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