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十七回 访国母闻信哭泣 马将军直言苦谏

曹彪一心想着带老人回去向唐王复命,便对老人说道:“老人家,您看您留在这儿,没吃没穿的,日子可怎么过呀?不如跟我们走吧。”老人有些担忧地问道:“你们那儿太平吗?不会也像这儿一样乱糟糟的吧?”曹彪拍着胸脯保证道:“您就放心吧,到了那儿,保管您饿不着。您就跟我走一趟吧。”老人又追问道:“那我得问问,你们那儿离这儿有多远啊?”曹彪不想多做解释,说道:“您就别问了,等您到了就知道了。”就这样,曹彪带着老人,日夜赶路,马不停蹄地朝着汉阳奔去。

到了汉阳,曹彪把老人安顿在端门,自已则先进去向唐王禀报情况:“启禀陛下,通州现在一片大乱,满城的百姓都逃散了,我没能打听到国太和国母的下落。只带回来一个胡家的家人,他就在外面等着,陛下要是询问他,或许就能知道详细情况。”唐王听后,吩咐道:“把人带进来。”

军士们扶着老人走进殿内。唐王仔细一看,认出这老人是胡发的老家人王老,只是不明白他怎么双目失明了。唐王开口问道:“王公公,您还能认出我吗?”王老侧着耳朵,仔细地听了听声音,说道:“听你这声音,有点像进兴啊。”唐王说:“正是我。我问您,大安人还有小姐她们去哪儿了?”

王老一听,顿时咬牙切齿,狠狠地跺了跺脚,怒声说道:“果然是你这个没良心、丧天理的东西!你可把她们娘俩害惨了!进兴,我倒要问问你,你还记得当初在胡家当奴仆的时候吗?那时候全靠大安人,她把自已的衣服给你穿,对你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好,还偷偷地把小姐许配给你。后来因为你在东郊比箭,得罪了马姑爷,员外打了你三十板子,把你打得睡在柴房里。要不是她们娘俩悉心调养你,你早就没命了!可没想到,等你好了,你就忘了她们母女的恩情,一声不吭地逃走了!提起你这个负心汉,真让我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可惜我眼睛瞎了,要是能看见,我非得追上你,咬你两口肉,才能替她们娘俩出出气!”

两边的众将领听王老说话如此无礼,纷纷拔出刀来,怒喝道:“好大的胆子!”就要动手杀了王老。唐王赶忙摆摆手,说道:“不可。”王老却不慌不忙地说:“朋友们,你们不了解情况,别生气,这些话进兴心里清楚着呢。”唐王着急地说:“您别管他们,我就想问问,现在大安人跟小姐到底在哪儿?”

王老接着说道:“自从你逃走以后,员外和院君一直认为是她们母女俩串通着把你放走的,把她们骂了无数次。后来马迪见到了凤姐,一心想让凤姐嫁给他,就叫于婆去说媒。可小姐心里只有你这个负心人,坚决不同意,还把于婆大骂了一顿。后来又有人传言说你做了强盗,被官府打死在牢里了。母女俩一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哭死过去。陈解元四处打听,发现根本没这回事。可母女俩还是不放心,就到观音庵去求签,结果中了马迪的奸计。马迪和张、李二位尼姑设下圈套,把母女俩留在庵里,到了晚上,就逼她们成亲。母女俩说要先沐浴更衣,然后再出来拜堂成亲,实际上是找机会悄悄逃走了。虽然保住了名节,可她们的性命却没了着落,也不知道是跳了深井,还是投了大河。”

唐王听了这些话,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好几次都哭晕了过去。王老看到唐王如此伤心,点了点头,心想他还有点良心,便说道:“进兴,别哭了,我跟你说,她们娘俩没死。多亏了家人胡完救了她们,出了庵后就去陵州姨母崔宅了,所以她们还活着。”唐王听后,咬牙切齿地大骂马迪:“这个可恶的家伙,将来我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才能解我心头之恨!”唐王吩咐让王老先在这儿住下,还派人把他送到馆驿,好好照顾。

内侍领了旨意,扶着王老往外走。王老好奇地问道:“朋友,我问问你,这个进兴做了什么官啊,怎么能这么大声呼喝别人?”内侍没好气地说:“你这该死的东西!这是大唐高宗皇帝的太子,当今的小主唐王。你刚才胡说八道,小心脑袋不保!”王老一听,吓得魂飞魄散,结结巴巴地说:“不,不好了!我眼瞎了,没看出来,我竟然这么大胆,真是该死啊!”内侍安慰道:“别害怕,幸好千岁宽宏大量,不跟你计较。以后可得小心点,别再乱说话了。”内侍把王老送到馆驿,安排人伺候他,王老这才松了口气,心里暗暗庆幸。

唐王含着眼泪退朝,回到宫中。申妃前来迎接,看到唐王脸上有泪痕,便问道:“千岁,您怎么哭了,出什么事了?”唐王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申妃。申妃劝慰道:“千岁,娘娘既然在陵州避难,总有一天会重逢的。您应该以天下大事为重,保重龙体,这样才能安抚民心,收复江山才是最要紧的事。可不能因为想念娘娘,就不顾及众人的期望啊!”唐王哪里能控制得住自已的情绪,整整哭了一夜。

哭到天亮,唐王还是含着眼泪去上朝。马周上奏道:“陛下,眼下李承业的兵马就要到了,您现在应该赶紧商量迎敌的计策,以天下大事为重啊。可不能整天哭泣,让大家失望。您看,陛下身边的众将领,哪个不是抛家舍业,在这里保护您,他们也都想念自已的妻子儿女啊。请陛下保重身体,以天下大事为重。”

唐王听了,擦了擦眼泪,感激地说:“孤听了将军的肺腑之言,现在知道错了。爱卿就去整顿人马,准备迎敌吧。”马周见唐王能够英明地接受劝谏,心里十分高兴,便开始鼓励士卒,积极准备迎战。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