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十七回 谢映登指示咬金 众功臣避难出镇

鲁王程咬金待在府中,正与程万牛感慨叹息:“从古到今,可从来没见过女人当皇帝,男人反倒成了皇后的事儿。咱们大唐的江山,就这么被一个女人给占了去,实在是可惜!更让人痛心的是,大唐宗室的子弟几乎被杀光了,这四百家一共一万三千多口人的血海深仇,要是我这把老骨头能亲眼看到有人为他们报仇雪恨,那我就是含笑九泉,也没什么遗憾了。”

程咬金话还没说完,就见门官前来禀报:“千岁,外面有个道士,名叫谢映登,说要见您。”程咬金一听,立刻说道:“原来是我昔日结拜的兄弟来了,快请他进来!”两人见面后,互行大礼,然后坐下。程咬金说道:“谢老弟,当年在瓦岗寨的时候,我带兵攻打五关,正打得激烈呢,你怎么突然就不见了?后来听说你修炼成仙了,我心里可高兴了。没想到今天还能再见到你,真是喜出望外啊!”说着,他就吩咐手下摆上酒席。

谢映登感慨道:“这世间的事儿,就像一场春梦。我想起咱们昔日一起结拜的兄弟,大多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如今就只剩下你我二人。老哥你福气又好,寿命又长,子孙满堂,多子多福。小弟我今天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祝寿的,只有几颗瑶池的仙枣,就当作是给你的贺礼吧。”程咬金连忙道谢:“多谢老弟!只是我这把老骨头,就像风中的蜡烛,没多少日子可活了。要是贤弟你不嫌弃,我真想跟你一起归隐山林,安享晚年。”

谢映登安慰道:“老哥你可别这么说,你的寿数还长着呢,用不着担心这些。不过眼下大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朝代的兴衰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强求。我今天来,就是担心你们太着急想要复兴大唐。我看武氏现在杀戮太重,对咱们二十四家功臣非常忌惮,怕会有内乱。她早晚会把咱们分封到各地去镇守。老哥你赶紧通知其他功臣,让他们早早做好准备,一旦有了任命,就马上赴任。千万不能像英王李敬业那样,行事鲁莽。这一点,你一定要牢牢记住!来,给我拿酒来,我连饮三杯,就此告辞。”

程咬金不好强留,便把谢映登送到大门外。只见谢映登挥了挥衣袖,转身离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程咬金马上通知各位功臣,让他们赶紧收拾准备,只等着朝廷的旨意下来。

再说武氏,她对武三思说道:“我觉得这些留在京城的功臣后代,今天这个造反,明天那个闹事,实在是让人头疼。要是不把他们派到远处去镇守边疆,肯定是个大隐患。”武三思赶紧上奏道:“万岁您考虑得太对了。必须把他们封为藩镇,然后慢慢削弱他们的兵权,到时候再除掉他们就容易多了。您这个想法太英明了。”

武氏听了十分高兴,立刻召来礼部官员,让他们制作兵符和印信,安排好各个藩镇的封地。第二天,武氏把二十四家王公侯伯都宣到金銮殿上,让礼部官员宣读圣旨。圣旨上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从即位以来,天下太平。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需要有人冲锋陷阵;而在太平盛世,就应该论功行赏。朕已经在太庙拜祭祖先,现在制作了金符玉印,分封到各个地方,赐予你们土地和爵位。你们这些功臣,都要到各自的镇守之地去,即日起程。一定要让国家安定,边疆太平,不要辜负朕的期望。你们要好好领会朕的意思,务必恭敬地执行!

宣读完毕,众功臣纷纷叩头谢恩,退出了朝堂。他们各自领取了金符玉印,前往自已的任职之处。这些地方分别是:

济南节度使由鲁王的继承人程统担任;

金墉节度使是胡王秦文;

宜阴节度使为郑王尉迟青山;

燕山节度使是越王罗章;

潭州节度使是褒国公段吉节;

幽政节度使是顺国公马政;

铜台节度使是武平王裴弘济;

相州节度使是绍国公唐丕;

汁梁节度使是永兴公盛大恭;

陈州节度使是护国公刘英;

河间节度使是郑国公魏千金;

寰州节度使是成国公童升;

河南节度使是郓国公殷干国;

青州节度使是樵国公柴武;

河东节度使是赵国公长孙肖;

莱州节度使是莱国公薛誊;

金陵节度使是蒋国公屈突生;

寿州节度使是郧国公张堂;

潞州节度使是薛国公梁东钦;

广陵节度使是楚国公侯宪;

宁夏节度使是单化国公史成;

中山节度使是昌国公齐光;

广昌节度使是成昌国公白谨;

渔阳节度使是燕国公李耀。

众功臣得到了自已的任职之地后,都来到鲁王府向程咬金辞行。程咬金说道:“不用特意来辞行了,赶紧动身,走得越快越好,晚了怕会有变故。”于是,众功臣纷纷拜别,各自前往自已的任职之处。

当时,国公长孙顺德年纪已经很大了,他没有接受分封的藩镇之职。他仗着自已皇亲的身份,招募勇士,想要复兴大唐,推翻武氏,恢复李唐江山。没想到,他的计划被门下的一个稗将施胜给泄露了。武氏得知后,命令武三思带领三千兵马,围住了长孙顺德的府门,府里不论男女老少,全部被斩首。可怜三百多口人,就这样冤死,成了无头之鬼。后续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