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19 章 阮教授

目标是一位名叫阮和平的老教授,在灾变以前是国内海水燃料研究领域的几个顶级专家学者之一,可惜在暴雨来袭时,因为孩子都不在身边,只有他和他的妻子两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可想而知,当时求生过程有多么艰难。

好在凭着多年的研究经历,他们家存有一些适宜海上生存的物资,依靠这些物资,两位老人才等到了地方组织的救援队。

其实海山基地并不是他们在灾后到达的第一个基地,他们先去的是同样位于这边海域的另一个较大的基地,“海神岛”基地。

只是在他们随着救援队赶到那个基地时,基地没有接收他们。

他们不需要两位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

但此时,离暴雨爆发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两位老人的生存物资已经消耗的所剩无几,身体状况也变得更差了,甚至还不如暴雨天灾最开始降临的时候。

被拒绝进入“海神岛基地”,随身携带的物资也被几个混混抢走了,阮教授一时间几乎已经丧失了求生的欲望。

好在还有陪伴了他近40年的妻子,两位老人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着,离开了海神岛基地范围。

作为一个在知识分子家庭中长大,一生的成长、生活环境都非常单纯的学术研究者,面对这种灭世般的天灾,在漂流的过程中,阮教授几次险些失去求生意志,但看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妻子就已变得沧桑许多的脸庞,还有那满头银发,他无法想象,如果失去了自已,妻子一个人要怎么在这末世存活。

许多次他都想直接走进海里,终于还是放不下妻子,咬咬牙继续坚持。

而且,他之前的研究,关于海水燃料的利用,在这个世道可以派上更大的用场,很多资料都被大水毁掉了,但更多的东西在他脑子里,他不希望这些研究成果随着他的死亡而被人们彻底遗忘。

好在,在旁边的一个无主岛屿歇脚时,他们遇到了阮教授之前的一位学生。

在那位学生和他的同伴的带路下,四人在海上划划停停将近两天,才终于到了海山基地。

好在海山基地这种组织性本就不太严密的小基地,倒没有拒绝两位老人,但基地同样也无法提供太多的食物和其他生活物资,基地自建的探索队,收获的食物仅够维持基地护卫队等人员的消耗。

阮教授和他的妻子也没有出海探险的能力了,两人抱着在基地彼此陪伴、度过余生的想法,将他们一路带来的船卖给了基地。

他们的小船虽然体积不大,但是相对制作精良,基地也没有过于压榨,交换给两位老人数量相当可观的食物饮水和一处免费的住所。

住所虽然简陋,但好歹有了个落脚点。

阮教授以为这辈子没机会离开这片岛了,在食物紧张的情况下,他仍用一些食物换了人们自制的笔纸工具,将脑海中的一些研究成果记录了下来,希望等局势变好,或者人们建立起新的生活秩序以后,这些研究能够派上用场,为以后的人类生存提供一些帮助。

他的妻子也一直无怨无悔的支持着他这样做,到了这种时候,能找到一些精神寄托,也很不容易。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央基地竟然还有人记得阮教授,海山基地出航的人将他们在这里的消息带出去以后,中央基地委派了任务,让人来海山寻找他们。

那个接取任务的人,就是谢浔然。

而现在,谢寻然已经在基地成功见到了他们。

谢浔然面对任务目标,也依然板着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简单说明了中央基地在情况稳定下来以后,想要重新组建研究中心,主要是针对海水的各方面利用问题进行研究。

那平铺直叙的描述,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毫无感情。

但依然让阮教授刹那间热泪盈眶。

.

传送到灾变世界,依然是那个熟悉的荒岛。顾子沾把登山包里比较重的、可能需要随时掏出来防身的东西都收进了仓库,以备不时之需。

他倒是带了打火机用来生火,可本来也就只呆在这里三个小时,估计收集木材都得花上半个多小时,所以他不大想点火。

可惜今天遇不到谢浔然了。

有他在就不用自已生火了,这破岛真的好冷啊……

裹着厚衣服都没用 ,但凡有一点点皮肤露在外面的,风都能顺着往里吹,冻的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样不行,虽然只硬挨三个小时 ,但这么待三个小时,明天肯定得感冒。

顾子沾起身,确定四周无人,将大登山包作为一个整体存进了仓库里,开始寻找新的避风的休息地点。

因为对这个岛上的环境不熟悉,也不敢贸然往海边走,昨天那个怪鱼到现在还让他心有余悸呢,要收集燃烧材料,对他来说确实有点难度。

还是得找一个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待着,一方面是他自已也想感受一下久违的人烟,另一方面,这每天至少要来三个小时,一直在海岛上吹冷风,也太坐牢了。

第n次埋怨,穿梭时间选择功能为什么不能早一天出现。

他不仅失去了他人生中第一个crush,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远航小帮手。

不过,谢浔然不在岛上,那应该就是往海山基地去了呀,怎么会在游戏里找不到呢?

难道他迷路了?

可是能够独自一人找到这片岛屿群的人,怎么可能在最后一段路程迷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