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妈妈第二天一早就出府去了于家。
于忠这会子还没走,见她来,索性叫他最小的小舅子去告假,今日上午就不去了。
他和宋二宝虽然还是最底层的小兵,但是毕竟也曾经在虞家过了多年,都是比较会做事的。
请个假不算什么。
罗妈妈先把拿来的礼物和银钱塞给了吴氏,吴氏不肯要。
吴氏的样貌还是好看的,就是人木讷了一些。
一切都是听夫君的。
于忠见她不敢要,笑着亲手接了:“也不怕罗妈妈笑话,一大家子呢,确实也紧巴巴的。只是您转告姑娘,日后不能这样了,不然不就见外了?”
“都是自家人,什么见外的。”罗妈妈笑着抱起了于忠的小女儿:“这丫头长得好啊。”
“姑娘可好?听着晋王府也不安生。”于忠也是真心的担心。
毕竟当年家里护卫们死的死,走的走,能不图回报的亲自送姑娘回京,于忠和宋二宝肯定是在意虞铮的。
虽然他们那时候都是因为忠心虞家的长辈,但是能把遗孤安全的送回京城,那也是用心良苦。
“府上还好。”罗妈妈叹口气,当着吴氏,也没多说。
吴氏识趣先去忙活,倒是把才七八个月的女儿就这么留下由着罗妈妈抱着。
她虽然木讷,却也聪明。
自家这穷家,要想日后兴旺起来,自已的几个兄弟有个出路,妹子嫁得好,都得靠自家男人。
自家男人呢,又少不得要靠着晋王府的虞侧妃。
她只知道自家男人原本是虞家的护卫,虞家出事后护送着虞家姑娘回京的。
前几年,那姑娘嫁给齐家了。
内里的详情她不多问,反正自家夫君对自已好。
护着家里就行了。
这会子赶忙嘱咐自已弟弟去买点肉,等回来做些好吃的,留这位罗奶娘用饭。
人家吃不吃是人家的事,她要赶紧张罗。
于忠听了罗妈妈的话,心里已经有数了。
“这么着,我这几个小舅子不太行,我倒是有人。老宋也认识,以前咱们老爷还在世时候还接济过,周家的护卫。”
周家就是虞铮的母亲家,说来周家比虞家更早出事。
周家家族没有虞家大,人口少,到了周氏这一代,嫡支这一脉就她和大哥小弟三个孩子。
周家二老病故后没几年,周氏的大哥也没了。
周家本来也在京城,周氏的大哥为人耿直有余,谨慎不足,被人陷害,被调任去了严州。
后来不习惯那边的气候,三年还不到就去了。
周氏的弟弟是病故,他天生的体弱,膝下只有一个男孩子,也是身子不好。
虞家要离京的前一个月,那孩子也没了。虞铮的小舅妈回了娘家,后来也没了往来。
虞铮大舅舅的几个孩子也没活下来,严州失陷后都死了。
这些,都是虞铮后来在齐家辗转通信好不容易知道的。
大舅舅家的孩子没活下来,大舅妈也死了,都是因为破城后,被抢掠的时候杀了的。
这些人没了,虞铮在这世上血缘近的人也算是真的没有了。
“周家……还有人吗?”罗妈妈带着希望问。
于忠摇头:“七零八落,有也是族中的人,以往舅老爷们在世的时候也不怎么见的。”
罗妈妈叹气:“你说的护卫,是跟着大舅爷的?”
“是,才从严州赶回来,他以前也来过咱们家。严州实在是不好过,那边如今还不太平,他就带着他儿子回来了。他媳妇也是死在那边了。人是可靠的,绝对信得过。以前替周家和咱们家传递消息都是他。也算知根知底,何况他还有孩子,为孩子,他也想奔哥前程。要是姑娘信得过,就叫他去查,孩子到时候就放我家,叫我媳妇照顾着。”
罗妈妈点头:“你说信得过就行,这金家父女不是好相与的,姑娘的意思是,事无巨细。你知道她的意思。”
于忠了然:“放心,姑娘有话,这事咱们一定办好。”
于忠充满干劲。
他本来就聪明,如今已经看好了自已的前途。
恩情和前途不冲突,自家姑娘一个孤女都这么拼,他没道理龟缩着。
“这事,回头我跟老宋也通个气。您老回去转告姑娘,叫他放放心心的做虞侧妃,咱哥几个只要还有一口气,绝没有叫姑娘单打独斗的!”
过去姑娘嫁给齐家,是自已不想折腾了。
他们也就各顾各了,如今姑娘既然要折腾起来了,他们都肯跟着!
周朝都被换了,他们哥几个就不能捞个官儿当当了?
罗妈妈心满意足,吴氏要留她吃饭,她果断答应。
另一头,虞铮跟着柳氏进宫,这会子在太后宫中说话。
贵妃和李妃都在。
李妃就是大皇子的母妃,之前是昭仪,如今凭着儿子也成了妃子。
柳氏和虞铮请安后,太后叫她们落座。
“孙媳许久不来,是孙媳不孝。”柳氏道。
太后笑了笑:“你如今也管着一大家子,哪里就如西河时候一样了?府上可还好?”
“都好,就是这阵子府上事多了些,已经开始扩建,加上如今身份不一样了,各处都有些琐事,不过这都不要紧,也不是我一个人忙。大王身子也好。”
“那就好,有什么事就进来跟我说,跟贵妃说也行。你们年轻,办不好的事不要怕问人,谁天生也不是什么都会的。”
“多谢皇祖母,孙媳知道了。”柳氏笑道。
柳氏笑盈盈的:“也多亏了虞妹妹,她不言不语的,倒是个仔细人,平素多帮着我呢。”
虞铮心知柳氏不过是夸一句,柳氏是很不喜欢别人沾染权柄的。
但她坦然接受:“姐姐教导的好,妾能替姐姐分忧,都是姐姐大度。”
太后心里明镜儿似得,但是她乐见独孤钺的后院和睦,于是笑道:“那就好,你们相处的好就好。茵茵是个容人的,我看着过来的。虞氏你也要懂得敬重王妃。”
虞铮忙道:“妾谨记娘娘教诲。”
“依我看,好得很。四郎媳妇一向懂事孝顺,后院里管的井井有条。这虞侧妃呢,也端庄懂礼,多好?您老就只等着她们多多生育几个孩子吧。”贵妃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