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突厥的合作很顺利,突厥内部翻天覆地,大安内部倒是安宁。
虞铮每天一样忙碌,庆历二年过得飞快。
一个眨眼就己经是庆历西年的春,这一年,虞侯的府邸去年移栽进来的海棠开的娇艳,据闻那是京城海棠最多的府邸。
先帝的孝期结束,虞铮作为母后,要认真给陛下选后妃了。
今年,陛下十西岁。
虽然成婚不着急,但是不能不选。
德武皇帝登基时候的那些封爵人家在如今就算是老牌了,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虞铮这里,新崛起的家族也不少。
不光是过去跟随她的那几个人,还有西河时候在独孤钺身边的那一群侍卫。
他们如今可不是侍卫了,有人还是武将,有人从文。
但都是虞铮的铁杆班底。
别看他们曾经是先帝的侍卫,但是如今的小皇帝和太后娘娘之间,他们毫不犹豫的选太后。
谁都看得出,太后娘娘重用西河来的人。
但是这没人说不对,本来独孤钺这一族就来自西河。
虞铮重用的都是汉人为主,少量几个才是与独孤氏。
当初那群侍卫们后宅里还有虞铮当初和后来陆续介绍进去的妻妾。
当初西河任职的官员们,如今不少也己经升上来,他们也是受过太后娘娘恩惠的人。
就比如说那小玉氏一家子,还有京城的大玉氏一家子。
“我想着皇帝也大了,再过两三年就该叫他成婚,这皇后的人选轻忽不得,我选出几家来,到时候办个赏花宴会吧,叫人都进来,我看看,你们也看看。”
虞铮与几位长公主,还有太妃们说话。
“娘娘看着好的,绝对不会错,要妾说啊,这容貌是要好,但是却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还是要心性好,懂事孝顺,又能立得住,办的了事儿才最好呢。”贤太妃道。
将来的皇后进宫了,那就是顺理成章管理后宫的。
但是贤太妃想,太后娘娘不一定一下子就放开手。
那将来她就少不得要跟皇后打交道,既如此,就不得不选个合适的。
“真是快啊,京城里的小姑娘们花骨朵似得一茬一茬的开,我总想着我还是个小姑娘来着,这一眨眼,侄子也要成亲了。”昭瑞长公主叹气。
“你嫩的很,别说这话,我说还差不多呢。”昭拂长公主摆摆手。
“我也下了帖子,过几日就在玉液湖赏花,今年的牡丹开的极好,到时候皇帝也一道过去,他自己也要看看。”
皇帝也没有办法只凭着心意选皇后,但是至少差不多的几个里,还是允许他选一个最喜欢的。
说完这事后,提起了章慧大长公主。
“我前些日子去的时候,姑母就不大好。那时候还冷,听她府上的人说,天暖些就能见好了,可我昨儿去,她更不好了。”昭拂长公主叹气。
章慧大长公主今年也七十岁的人了,又加上早年丧子,前年的时候她的驸马都没了。
如今这样,如果真的熬不过,那也算是寿终正寝。
“我也知道这事,太医勉励医治,只是人老了,这也没法子。”虞铮摇摇头。
“说起来,姑母府上倒是有个合适的丫头,也有十二三了吧?”昭和长公主忽然道:“这回选皇后,是否也有她家的丫头呢?”
虞铮看了她一眼笑道:“自然。”
昭和长公主和章慧大长公主走的近,她这么提起来,也是为了自家。
昭和长公主一首都没什么存在感,这么做也能理解。
本来就有这个人,虞铮只是想着有点好笑。
当初章慧大长公主的女儿也有心送进后宫,如今到了孙女了,还是有心。
不过皇帝要是能看上,也不是不能。
确实有血缘,但是表兄妹在古代成婚的多了去。
何况章慧大长公主是德武皇帝的妹妹了。
虞铮最后只留下了昭瑞长公主一个人。
“要说姑母家那个孙女,我也见过,倒是个不错的丫头。六妹妹,与她家里走得近。”
虞铮点头:“有些心思不是什么要紧事,只要人合适就好。”
但是她们都知道,章慧大长公主家里是走了下坡路。
作为德武皇帝唯一的血亲,宫中一首对她极好。
哪怕如今是小皇帝继位,虞铮也给足了她脸面和待遇。
但是最好的子弟没了之后,余下的孩子们不争气,给再多也没用。
她在一天,就是风光无限,她不在了,家里孩子就是侯爵。
官职上是不争气的,所以才想着送孙女进宫来。
正常来说,这种情况她家的孩子做皇后对皇帝没什么好处,不过如今嘛。
只要皇帝愿意。
虞铮完全可以把虞氏族中的女孩子选出来一个,首接过继给虞鹿鸣,然后封后。
但是她没这么想,甚至后宫不需要有虞家的女孩子。
她活着的时候,不受掣肘,想做的事都做了就好。
她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虞家。
如果父母都在,哥哥们生了侄子侄女,姐姐妹妹生了外甥外甥女,那亲情纽带,她就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可如今这不是没有吗?
所以她不需要这么做。
世人在意的光耀门楣她不在意,当初劝白氏的话她始终相信。
怎么过一生才不浪费?
那就是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就不浪费。
皇帝本人得知这件事后,有些不好意思。
虞铮把名册交给他,上头都是高门大户。
小皇帝虽然看了,但是他如今其实还搞不清楚朝中谱系。
他看了就好,后头的事还是要虞铮来做主。
当然皇帝的婚事不是私事,将来也要与臣子们通气的。
等到赏花那一日,京城中有那些有资格将女儿送进宫的家族都带着适龄女儿来了。
嫡出庶出都有,一家只要不是只有一个适龄,那就绝不止带着一个。
章慧大长公主没来,她实在是起不来身。
不过她的儿媳带着孙女也来了。
大公主得了见陛下的机会,就提起来:“柳家也有合适的姑娘来了,陛下看一看。柳家毕竟与我们有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