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话说当时,李逵从客店里气势汹汹地冲了出来,双手紧握着双斧,气势汹汹地直奔城边,想要劈开城门。燕青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抱住了他的腰胯。李逵猝不及防,被燕青这么一抱,整个人瞬间失去平衡,一个跟头摔了出去,四仰八叉地倒在地上,脚朝天,头朝地。燕青毫不费力地把他拖起来,拉着他就往小路上跑,李逵虽然满心不情愿,但也只能跟着燕青走。

为什么李逵会怕燕青呢?原来燕青的小厮扑(一种摔跤技艺)在天下是数一数二的厉害,宋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特意安排燕青跟着李逵,就是怕他惹出麻烦。只要李逵不听话,燕青使出小厮扑的功夫,一出手就能把他摔倒。李逵之前多次吃过燕青这招的苦头,所以心里对燕青有些忌惮,只好乖乖地听从他的安排。

燕青和李逵不敢走大路,生怕会有官军追来,他们可抵挡不住,于是绕了个大圈,朝着陈留县的方向奔去。李逵爬起来后,赶紧穿上衣裳,把大斧藏在衣襟底下。因为没了头巾,他只好把那一头焦黄的头发分开,胡乱绾成了两个丫髻,样子看起来有些滑稽。

一直走到天亮,燕青身上带着些钱,就在路边的村店里买了些酒肉。两人填饱肚子后,又迈开大步,急匆匆地赶路。

第二天清晨,东京城里热闹非凡,却又乱成一团。高太尉带着军队出城追赶宋江等人,可追了一阵,连个影子都没见到,只好无功而返。李师师在面对官府的询问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杨太尉也拖着受伤的身体,回去养伤了。官府派人清点城中的伤亡情况,发现受伤的人有四五百之多,那些被推倒、跌伤的人更是数不胜数。高太尉和枢密院的童贯一起跑到太师府,商量着如何向皇上启奏,尽快调兵遣将,去剿灭梁山泊的好汉。

再说李逵和燕青两人,一路行来,到了一个叫四柳村的地方,此时天色已晚。他们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大庄院,便走上前去敲门。门开了之后,两人径直走进草厅。庄主狄太公出来迎接,他看到李逵绾着两个丫髻,却没穿道袍,再加上李逵长相又丑,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到底是哪里来的人啊。狄太公随口问燕青:“这位是从哪里来的师父呀?”燕青笑着回答:“这位师父可是个不简单的人,你们一时半会儿也弄不明白。我们就是想在这里讨些晚饭吃,借住一晚,明天一早就走。”李逵在一旁一声不吭。狄太公听燕青这么一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李逵就拜,嘴里说道:“师父,您可一定要救救我啊!”李逵问道:“你要我救你什么事,老老实实跟我说清楚。”狄太公哭丧着脸说:“我家上下一百多口人,我和老伴儿就这么一个嫡亲的女儿,今年二十多岁了。可半年前,她不知怎么就被邪祟缠身了,整天躲在房里,只在屋里吃饭,从不出来。要是有人去叫她,她就拿砖石乱打,家里好多人都被她打伤了。我们请了好多道士、法师来,都拿她没办法。”

李逵一听,胸脯一挺,说道:“太公,我是蓟州罗真人的徒弟,会腾云驾雾,专门捉鬼降妖。你要是舍得些东西,我今晚就帮你把鬼捉了。不过,现在你得先准备一头猪、一只羊,用来祭祀神将。”狄太公连忙说道:“猪羊我家有的是,酒更不用说,要多少有多少。”李逵接着说:“你挑肥壮的猪羊宰了,煮得烂烂的,再准备几瓶好酒,今夜三更我就帮你捉鬼。”狄太公又问:“师父,您要是需要书符纸札,我家里也有。”李逵大大咧咧地说:“我捉鬼的法子简单得很,用不着那些劳什子符。我到了房里,直接把鬼揪出来就是。”燕青在一旁听着,强忍着笑。狄太公却信以为真,忙乎了大半夜,把猪羊都煮好了,摆在厅前。

李逵让人拿大碗来,把十瓶热酒一口气倒在碗里,满满地筛了一大碗。厅里点着两枝明晃晃的蜡烛,还烧着一炉好香,整个草厅里弥漫着酒香和肉香。李逵搬过一条凳子,大模大样地坐在当中,也不念叨什么咒语,直接从腰间拔出大斧,对着煮好的猪羊就是一顿砍,然后扯下大块的肉,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一边吃,一边招呼燕青:“小乙哥,你也来吃点。”燕青冷笑一声,压根儿就不想吃。李逵吃得肚子滚圆,又喝了五六碗好酒,狄太公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李逵吃饱喝足后,对众庄客喊道:“你们都来分点肉吃,沾沾福气。”不一会儿,剩下的肉就被分完了。李逵又喊道:“快舀桶汤来,给我们洗手洗脚。”没过多久,洗完手脚,李逵向狄太公要了些茶喝。他转头问燕青:“你吃饭了没?”燕青说:“我吃得饱饱的。”李逵对狄太公说:“我酒也喝够了,肉也吃饱了,明天还要赶路,我们要去睡觉了。”狄太公一听,急得不行:“这可怎么办啊,那鬼啥时候捉呀?”

李逵不耐烦地说:“你真要我捉鬼?那派人带我去你女儿房里。”狄太公一脸苦相:“可那鬼现在就在房里,还不停地扔砖石出来打人,谁敢进去啊!”李逵双手各握一把板斧,大声说道:“让人拿火把远远照着,我去会会这鬼。”说完,他大踏步地走到房边。只见房里隐隐约约有灯光,李逵定睛一看,发现一个年轻后生正搂着一个妇人,两人在那里说着悄悄话。

李逵顿时火冒三丈,飞起一脚踢开了房门,同时挥舞着板斧砍了过去。只听“咔嚓”一声,火光四溅,原来是把灯盏砍翻了。那后生见状,吓得拔腿就跑,李逵大喝一声:“哪里跑!”手起斧落,那后生应声倒地。那妇人吓得赶紧钻到了床底下。李逵把那后生的头砍了下来,提到床上,用斧柄敲着床边,恶狠狠地喝道:“婆娘,你给我快出来!再不出来,我连床带人一起剁成肉酱!”那妇人吓得声音颤抖,连忙叫道:“好汉饶命,我出来,我出来!”说着,战战兢兢地从床底下钻了出来。

李逵一把揪住她的头发,把她拖到死尸旁边,厉声问道:“我杀的这小子是谁?”那妇人哆哆嗦嗦地回答:“他……他是我的奸夫王小二。”李逵又问:“那房里的砖头和饭食,是从哪儿来的?”妇人回答:“我把金银头面给了他,他三更半夜从墙上运进来的。”李逵听了,怒骂道:“你这不知廉耻的婆娘,留着你有何用!”说着,把她揪到床边,手起斧落,又砍下了她的头。然后,他把两个人头拴在一起,又把婆娘的尸首和汉子的尸首放在一起。

李逵拍了拍肚皮,说道:“吃得太饱了,正好活动活动。”他解开上半截衣裳,拿起双斧,对着两具死尸,一上一下,疯狂地乱剁起来,那声音就像擂鼓一样。剁了一阵,李逵停了下来,冷笑道:“这下你们两个彻底活不成了。”他插好大斧,提起两颗人头,大摇大摆地走出厅前,大声喊道:“两个鬼都被我捉了!”说完,把人头往地上一扔。

满庄的人都被吓了一跳,纷纷围过来看,大家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女的是太公的女儿,可那个男的头却没人认得。人群中有一个庄客,仔细看了一会儿,说道:“有点像东村头那个会粘雀儿的王小二。”李逵笑道:“这个庄客眼力倒不错。”狄太公疑惑地问:“师父,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李逵得意地说:“你女儿躲在床底下,被我揪出来一问,她就全招了,说那男的是奸夫王小二,吃的东西都是他运来的。问清楚了,我才动手的。”狄太公听了,哭着说:“师父,您就不能留我女儿一条命吗?”李逵破口大骂:“你这老糊涂!女儿偷了汉子,你还想着留她!你再这么哭哭啼啼的,倒像是我做了坏事不谢我一样。明天再跟你算账。”燕青找了个房间,和李逵各自去歇息了。

狄太公带人点着灯烛,走进房里查看,只见两具没头的尸首被剁成了十来段,血肉模糊地丢在地上。狄太公和太婆看着女儿的惨状,悲痛欲绝,忍不住放声大哭。哭了一阵,他们让人把尸首扛到后面去烧化了。

李逵一觉睡到天明,一骨碌爬起来,对狄太公说:“我昨夜帮你把鬼捉了,你怎么还不感谢我?”狄太公没办法,只好收拾了些酒食招待他们。李逵和燕青吃饱喝足后,便离开了狄太公的庄子,狄太公则继续打理自已的家事。

再说李逵和燕青离开了四柳村,继续赶路。此时正是深秋时节,草木枯黄,大地空旷,树木凋零,山峦光秃,一路上两人也没说什么话。两人绕着梁山泊向北走,离山寨还有七八十里地,怎么也走不到。好不容易快到了,离荆门镇已经不远了。

当天晚上,两人看到路边有一个大庄院,便上前敲门。燕青说:“我们还是找个客店住下吧。”李逵却大大咧咧地说:“这么大的大户人家,不比客店强多了!”两人正说着,庄客出来回话:“我家主人正烦恼着呢,你们去别的地方歇着吧。”李逵可不管这些,径直就往里走,燕青拉都拉不住。两人一直走到草厅上,李逵大声嚷道:“我们是过往的客人,就借住一晚,有什么大不了的,还说太公烦恼!我正想和烦恼的人说说话呢。”

里面的太公听到声音,出来一看,见李逵长得凶神恶煞的,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暗地里让人把他们请了进去,安排在厅外侧首的一间耳房里,还做了些饭食给他们吃,让他们在里面休息。过了一会儿,饭菜端了上来,两人吃饱后,便各自睡下了。

李逵因为当晚没喝酒,躺在土炕子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半夜里,他只听到太公和太婆在里面哽哽咽咽地哭泣,心里顿时烦躁起来,眼睛怎么也合不上。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他一骨碌爬起来,跑到厅前大声问道:“你们家谁哭了一晚上,吵得我睡不着觉?”太公没办法,只好出来回答:“我家有个女儿,今年十八岁,被人抢走了,我们心里难受,所以才哭。”李逵骂道:“你这老糊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好烦恼的?”太公哭丧着脸说:“不是正常的婚嫁,是被人强行抢走了。”

李逵一听,来了兴趣:“这就奇怪了!是谁抢了你的女儿?”太公战战兢兢地说:“我跟你说他的名字,保准你吓得屁滚尿流。抢我女儿的是梁山泊的头领宋江,他手下有一百零八个好汉,还不算那些小兵。”李逵又问:“他们来了几个人?”太公回答:“两天前,他和一个年轻后生,各骑一匹马过来的。”

李逵一听,立刻叫燕青:“燕小乙哥,你快来听听这老儿说的话。原来我们的哥哥口是心非,不是什么好人了!”燕青连忙劝道:“大哥,别冲动,我觉得肯定不会有这种事。”李逵气呼呼地说:“他在东京的时候,还跑到李师师家去,在这里做出这种事也不奇怪!”

李逵转头对太公说:“你庄里有吃的没,给我们弄点。我就是梁山泊的黑旋风李逵,这个是浪子燕青。既然是宋江抢了你的女儿,我去给你把她讨回来。”太公听了,连忙拜谢。

李逵和燕青转身就往梁山泊走去,一路上谁也没说话。两人到了忠义堂上,宋江看到李逵和燕青回来了,便问道:“兄弟,你们两个从哪儿来的?绕了这么多弯路,现在才到。”李逵根本不回答,瞪圆了眼睛,拔出大斧,“呼”的一声,先砍倒了杏黄旗,又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众人都吓了一跳,宋江大声喝道:“黑厮,你又在干什么?”

李逵拿着双斧,气势汹汹地抢上堂来,径直朝着宋江冲过去。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这五虎将眼疾手快,急忙拦住李逵,夺下了他的大斧,把他揪下堂去。宋江气得满脸通红,怒喝道:“你这小子又在搞什么鬼!你说说,我到底有什么过失?”李逵气得浑身发抖,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燕青赶紧上前,说道:“哥哥,你听我把一路上的事情详细说一说。他在东京城外的客店里,突然冲出来,拿着双斧要去劈门。我把他摔倒在地,拖起来跟他说,哥哥已经走了,你一个人发什么疯。他这才听了我的话。因为不敢走大路,他又没了头巾,就把头发绾成了两个丫髻。走到四柳村狄太公庄上,他冒充法官去捉鬼,结果发现是狄太公的女儿和奸夫,就把他们都剁成了肉酱。后来从大路西边上山,他非要绕个大圈。快到荆门镇的时候,天晚了,我们就去刘太公庄上投宿。夜里听到太公两口子哭了一整夜,他睡不着,天亮了就去问。刘太公说,两天前梁山泊的宋江和一个年轻后生,骑着马到庄上。刘太公以为是替天行道的人,就叫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敬酒,结果吃到半夜,两人把他女儿抢走了。李逵大哥听了,就认定是真的。我再三解释,说哥哥不是这样的人,肯定是有人冒充。可李大哥说,他在东京的时候,还贪恋着李师师,不是他还有谁?所以他才这么生气,跑回来找你算账。”

宋江听了,说道:“这种冤枉人的事,我怎么会知道!你怎么不早点说清楚?”李逵气呼呼地骂道:“我一直把你当好汉,没想到你原来是个畜生!你竟然做出这种事!”宋江喝道:“你先听我说!我带着三二千军马回来,要是有两匹马在路上走,肯定瞒不过众人。要是真抢了一个妇人,肯定在寨里,你可以去我房里搜!”

李逵大声嚷道:“哥哥,你别废话!山寨里都是你的人,肯定都护着你,就算藏了人,我也搜不出来。我当初敬重你是个不贪的好汉,没想到你原来是个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是小事,去东京养李师师就是大事。你别抵赖,赶紧把女儿还给老刘,咱们还有商量的余地。你要是不还,我早晚会杀了你!”

宋江赶忙说道:“你先别在这里大吵大闹的。那刘太公还活着,庄客也都在,咱们一起去他那里当面对质。要是真的对证出是我抢了他女儿,我就站在那里,伸长脖子让你用板斧砍;可要是对证不出是我干的,你这不分上下、胡乱指责的,又该当何罪?”

李逵毫不犹豫地回道:“我要是抓不到你做这事的把柄,就把我这颗脑袋输给你!”宋江点头道:“这还差不多,你众多兄弟都在这里,他们可都是证人。”随即,宋江叫来铁面孔目裴宣,让他写了两份赌赛军令状。两人分别在上面签了字,宋江把自已那份交给李逵收着,李逵也把自已那份交给宋江。

李逵又突然指着柴进说:“那个和宋江一起抢人的后生不是别人,就是柴进。”柴进立马说道:“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去。”李逵毫不客气地说:“谅你也不敢不来。要是到了那里对证出是你们干的,不管你是柴大官人还是米大官人,我都要砍你几斧!”柴进淡定地说:“这倒无妨。你先去那里等着,我们随后就到,要是一起去,又怕会出什么意外。”李逵点头道:“说得也是。”然后转头唤来燕青,说道:“咱俩还是像之前一样,先去刘太公庄上。他要是不来,那肯定就是心里有鬼,到时候他可别想就这么算了!”

燕青和李逵再次来到刘太公的庄上。太公见到他们,赶忙问道:“两位好汉,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李逵拍着胸脯说:“现在我家宋江,他自已亲自来让你辨认。你和太婆还有庄客们,都仔细看清楚。要是真的是他,就照实说,别怕他,我会替你做主的。”

正说着,庄客来报:“有十几匹马到庄上来了。”李逵一听,兴奋地说:“肯定是他们来了!”众人让那些人马在侧边停下,只让宋江和柴进进了草厅。宋江和柴进走进草厅,在椅子上坐下。李逵手握板斧,站在一旁,眼睛死死地盯着刘太公,就等着他说一声“是”,好立马动手。

刘太公走上前,对着宋江拜了一拜。李逵迫不及待地问刘太公:“这个是不是抢你女儿的人?”刘太公努力睁开他那瘦弱疲惫的眼睛,强打精神,仔细定睛看了看,然后说道:“不是。”宋江转过头,看向李逵,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李逵不服气地说:“你们俩先来这里盯着他,这老儿怕你们,所以不敢说是。”宋江无奈地说:“那你就叫全庄的人都来辨认我。”

李逵马上照做,叫来了所有庄客。众人辨认后,齐声说道:“不是。”宋江诚恳地对刘太公说:“刘太公,我就是梁山泊的宋江,这位兄弟是柴进。你的女儿多半是被那些冒名顶替的人骗走了。你要是打听到什么消息,就报上山寨,我一定会替你做主。”接着,宋江又对李逵说:“在这里不和你多说,你回寨里去,到时候自有道理可讲。”说完,宋江和柴进便带着一行人,先回大寨去了。

燕青看着李逵,问道:“李大哥,这可怎么办?”李逵懊恼地说:“都怪我性子太急,做错了事。既然我输了这颗头,我就自已一刀割下来,你拿去献给哥哥就是了。”燕青赶忙劝阻道:“你这是何必寻死呢!我教你一个办法,叫做负荆请罪。”李逵疑惑地问:“什么是负荆?”

燕青耐心解释道:“你把衣服脱了,用麻绳把自已绑起来,脊梁上背着一把荆杖,然后拜伏在忠义堂前,对哥哥说:‘任凭哥哥打多少。’他肯定不忍心真的动手打你。这就叫负荆请罪。”李逵有些犹豫地说:“这办法倒是不错,就是有点丢人,不如直接割了头干净。”燕青劝道:“山寨里都是你的兄弟,谁会笑话你呢?”李逵没办法,只好跟着燕青回寨,准备负荆请罪。

话说宋江和柴进先回到忠义堂上,正和众弟兄们说着李逵的事情,就看见黑旋风李逵脱得赤条条的,背上背着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一声不吭。宋江笑着说:“你这黑厮怎么想起负荆请罪了?就这么轻易地饶了你可不行。”李逵低着头说:“是兄弟我错了,哥哥你挑根大棍,打我几十下吧!”宋江又问:“我和你赌的是砍头,你怎么跑来负荆请罪了?”李逵有些着急地说:“哥哥要是不肯饶我,就拿把刀来,割下我这颗头算了,也省得啰嗦。”

众人见此,都纷纷替李逵求情。宋江见状说道:“要是我饶你,你就去把那两个假冒宋江的人抓住,把刘太公的女儿找回来还给他,做到这些,我才会饶你。”李逵一听,一下子跳了起来,信心满满地说:“我去,这不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的事嘛!”宋江却严肃地说:“他们是两个好汉,还有两匹马,你就一个人,怎么能靠近他们?我让燕青和你一起去。”燕青立马说道:“哥哥派我去,我愿意前往。”说完,燕青就回房拿了弩子,绰起齐眉杆棒,跟着李逵再次来到刘太公庄上。

到了庄上,燕青详细询问刘太公女儿被抢的具体情况。刘太公说道:“那两个人是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来的,三更的时候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也不敢跟着去。为首的那个,长得矮小,皮肤又黑又瘦;第二个身材壮实,留着短须,眼睛很大。”两人问清楚后,便安慰刘太公:“太公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你女儿救回来。我哥哥宋公明下了命令,让我们务必把人找到,我们不敢违抗。”

随后,他们让刘太公煮了些干肉,做了些蒸饼,各自装在料袋里,拴在身边,离开了刘太公的庄上。他们先往正北方寻找,一路上只见荒僻无人的地方,走了一两天,一点消息都没有。接着他们又往正东方找了两天,一直到凌州高唐境内,还是没有任何线索。李逵急得心里烦躁,满脸通红,于是又转身往西边寻找。又找了两天,依旧没有一点动静。

当晚,两人在山边的一个古庙里,在供床上歇息。李逵怎么也睡不着,干脆爬起来坐着。这时,他听到庙外有脚步声,立刻跳起来,打开庙门一看,只见一个汉子提着朴刀,从庙后的土岗子上走过。李逵悄悄地跟在后面。燕青听到动静,也拿了弩弓,提了杆棒,随后赶来,小声叫道:“李大哥,别追,我有办法。”

这天夜里,月色朦胧。燕青把杆棒递给李逵,远远地看见那汉子低着头只顾往前走。燕青悄悄靠近,搭上箭,稳稳地将弩弦一放,嘴里喊道:“如意子,可别误了我的事!”只听“嗖”的一声,一箭正中那汉子的右腿,他“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李逵快步赶上,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把他拖到古庙里,大声喝道:“你把刘太公的女儿抢到哪里去了?”

那汉子吓得连忙求饶:“好汉,我真不知道这事,没抢过刘太公的女儿。我只是在这里拦路抢劫,做点小买卖,哪敢干抢夺人家子女的大事啊。”李逵一把将他捆成一团,举起斧头威胁道:“你要是不说实话,我就把你砍成二十段!”那汉子吓得大叫:“先放我起来,咱们商量商量。”燕青在一旁说道:“汉子,我先帮你把箭拔了。”说完,燕青帮他拔出箭,把他放了起来,问道:“刘太公的女儿到底是谁抢的?你在这里拦路抢劫,肯定听到过一些风声吧?”

那汉子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只是胡乱猜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离这里西北方向,大概十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牛头山,山上原来有个道院。最近被两个强人占了,一个姓王叫王江,一个姓董叫董海,他们都是绿林草寇。他们先把道士和道童都杀了,身边只有五七个随从,占了道院后,专门下山打劫。他们每次打劫都说自已是宋江,很可能就是他们抢了刘太公的女儿。”

燕青听后说道:“你这话倒像是有点根据。汉子,你别怕我,我是梁山泊的浪子燕青,他是黑旋风李逵。我帮你治疗箭伤,你带我们去那个地方。”那汉子连忙说道:“我愿意带你们去。”燕青把朴刀还给他,又帮他包扎好伤口。趁着月色微明,燕青、李逵扶着那汉子,走了十五里路,来到了牛头山。

到了山脚下,只见这座山不怎么高,形状真的像牛头一样,就像一头卧着的牛。三人上了山,天还没亮。到了山头,只见一圈土墙围着,里面大约有二十来间房子。李逵急切地说:“我先跳进去。”燕青赶忙制止:“等天亮了再说。”李逵哪里等得及,“腾”地一下就跳了进去。只听到里面有人大喝一声,门开了,马上有人拿着朴刀向李逵冲来。燕青担心事情搞砸,拄着杆棒,也跳过墙去。那个中箭的汉子趁机一溜烟跑了。

燕青看到出来的那个好汉正和李逵打斗,便悄悄绕到他身后,猛地一棒,正中那好汉的脸颊骨,他一下子倒在李逵怀里。李逵顺手一斧,就把他砍翻在地。可这时,里面却再也没有人出来了。燕青说道:“这家伙肯定有后路跑了。我去截住后门,你守着前门,别轻易进去。”

燕青来到后门墙外,躲在黑暗处。不一会儿,后门开了,果然有一个汉子拿着钥匙来开墙门。燕青悄悄绕过去,那汉子看到燕青,转身就绕着房檐从前门跑了出去。燕青大喊:“前面截住他!”李逵听到喊声,立刻冲了过来,一斧就将那汉子砍倒在地上。两人把这两人的头都割下来,拴在一起。

李逵杀得性起,冲进屋里,见东西就砍,连泥神塑像都被他推倒了。那几个随从躲在灶前,被李逵发现后,他赶过去,一斧一个,全给杀了。李逵来到房中,果然看到一个女子在床上呜呜哭泣。这女子云鬓花颜,容貌艳丽。

燕青走上前问道:“你是不是刘太公的女儿?”女子哭着答道:“我就是刘太公的女儿。十几天前,被这两个贼掳到这里,每天晚上轮流来奸污我。我日夜哭泣,想寻死,可他们看得太紧。今天多亏两位将军搭救,你们就是我的重生父母。”燕青又问:“他们那两匹马在哪里?”女子说:“就在东边的房里。”燕青去备上鞍子,把马牵出门外,又收拾了房中积攒的黄白之物,大概有三五千两。

燕青让那女子上了马,把金银包好,和人头一起拴在一匹马上。李逵捆了个草把,用窗下的残灯点燃,把草房四周都烧了起来。两人打开墙门,步行护送女子下山,一直送到刘太公的庄上。

刘太公夫妇见到女儿,十分欢喜,所有的烦恼都没了,赶忙过来拜谢燕青和李逵。燕青说道:“你们不用谢我们俩,到寨里去拜谢我家哥哥宋公明吧。”两人酒食都没吃,各自骑上一匹马,飞奔回山寨。

回到寨中,太阳快要落山了,两人牵着马,驮着金银,提着人头,径直来到忠义堂上,拜见宋江。燕青把之前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宋江听后十分高兴,吩咐把人头埋了,金银收拾到库里,马放到战马群里喂养。

第二天,宋江设筵宴为燕青和李逵庆贺。刘太公也收拾了一些金银上山,来到忠义堂上,拜谢宋江。宋江坚决不肯接受金银,只给了他酒饭,然后派人送他下山回庄。

时光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柳树开始抽出鹅黄色的嫩芽,河水也渐渐泛起鸭绿色的波纹。桃花的花瓣像女子的脸颊一样,簇拥着红色的花蕊;杏花的花瓣微微张开,露出绛红色的花蕊。山前的花,山后的树,都开始萌芽;洲上的苹草,水中的芦苇,也都恢复了生机。谷雨过后,天气晴朗,正是出游的好时节;禁烟节刚过,正值三月的美好时光。

宋江正坐在忠义堂上,只见山下押解着一伙人到了,有人提前上山来报告:“抓到了一伙人,有七八个车箱,还有几束哨棒。”宋江一看,这伙人都是身材魁梧的大汉,他们跪在堂前说道:“我们几个是从凤翔府来的,现在要去泰安州烧香。三月二十八日,是天齐圣帝降诞的日子,我们都要去台上比武使棒,一连三天,到时候会有千百对人在那里较量。今年有个相扑的好汉,是太原府人,姓任名原,身高一丈,自号擎天柱,他口出狂言,说:‘相扑世间无对手,争跤天下我为魁。’听说他前两年在庙上争跤,都没有对手,白白地拿了很多奖品。今年他又贴出了招儿,专门挑战天下人来相扑。我们因为他,一来是烧香,二来是想看任原的本事,三来也想偷学他几路好棒。还望大王慈悲,放我们一马。”

宋江听后,马上吩咐小校:“快把这伙人送下山去,一点都不许侵犯他们。今后遇到往来烧香的人,都不要惊吓他们,让他们自由过往。”那伙人听了,保住了性命,连忙拜谢下山。

这时,燕青站起来,向宋江禀明了一些事情。他说了很多话,这一番话,将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情。泰安州将被哄动,祥符县也将被大闹一场。这正是:东岳庙中双虎斗,嘉宁殿上二龙争。至于燕青到底说了什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