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南昌府,有个叫宋乔的商人,带着一万多两白银前往河南开封府贩卖红花。路过沈丘县时,他在曹德克家借住。当晚,曹德克摆酒为宋乔接风洗尘,宋乔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卧房,解开装银子的包裹,称好店钱,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没想到,隔壁的赵国桢和孙元吉看到宋乔的银子后,顿生歹念,谋划了一个阴谋,还故意声张说第二天要去某处做买卖。
第二天,赵国桢和孙元吉跟着宋乔来到开封府。他们看着宋乔搬到龚胜家后,便进城去了。随后,孙、赵二人来到龚胜家门口敲门大喊:“宋乔回来了!”龚胜赶忙开门,没想到孙、赵二人突然从腰间拔出利刃,作势要杀龚胜。龚胜急忙往后堂跑去,一边跑一边呼喊:“有强盗来了!”从后门逃走了。赵国桢和孙元吉趁机把宋乔的银两全部挑走,进城藏了起来,住在东门口。
宋乔回到龚胜家,龚胜把强盗劫银的事情告诉了他。宋乔赶紧进房查看,发现银子果然不见了,心里气愤不已,暗自怀疑龚胜和强盗私通,于是写了状纸告到开封府。
包公派张千、李万把龚胜抓到公堂审问:“你这贼子胆子不小,竟敢勾结强盗谋财,罪该斩首。”说罢,吩咐左右对龚胜进行拷打。龚胜苦苦哀求:“大人,小人平日里一心向善,吃斋念佛,从不敢做坏事。宋乔刚到我家,就遭强盗劫走银两,天地可鉴。我要是真和强盗私通,甘愿粉身碎骨。”包公听后,喝令左右把龚胜收监,暗中派人打探消息,可一年过去了,毫无头绪。
包公沉思道:“这案子怎么这么难断。”于是他悄悄来到监狱,想看看龚胜在里面的情况。他听到龚胜在狱中焚香诵经,先是祈祷:“愿知府大人仕途顺遂,能为我洗清冤屈。”接着又祈祷:“愿我的儿子学业进步。”最后祈祷:“愿老天保佑我能出狱,和妻子白头偕老。”包公听后心想:这人看来确实是冤枉的。
随后,包公又传唤原告宋乔来审问:“你一路上都在哪里住宿?”宋乔回答:“小人只在沈丘县曹德克家借住过一晚。”包公听后便退堂了。
第二天,包公乔装成南京客商,前往沈丘县,在曹德克家落脚,还托他帮忙买毡套。此后,包公但凡遇到酒店就进去喝酒。这样过了好几个月,有一天,包公和曹德克到景宁桥买套,又进了一家酒店喝酒,正好碰到两个人也在店里喝酒。那两人看到曹德克进来,便拱手问道:“这位客官是哪里人?”曹德克回答:“是南京人。”两人便笑着对曹德克说:“如今赵国桢和孙元吉可发了大财,赚了上千两银子。”曹德克问:“莫不是发了横财?”两人说:“他们俩去开封府做买卖,半个月就捡到好多银子,就在省城安了家,还买了几顷田地,真是运气好。”
包公听后心想:宋乔的案子肯定和这两个贼有关。于是和曹德克回了家,询问刚才那两人的姓名,曹德克说:“一个叫赵志道,一个叫鲁大郎。”包公记下了名字。
第二天,包公让张千收拾行李回府,又派赵虎带着几十匹花绫绵缎,前往省城,打听赵家去卖。赵虎来到赵国桢家,赵国桢起身问道:“客人从哪里来?”赵虎说:“我是杭州人,叫松乔。”赵国桢便拿了五匹缎子查看,问:“这缎子要多少钱?”松乔说:“五匹缎子要十八两银子。”赵国桢拿出三个银锭,共十二两银子给了他。孙元吉看到赵国桢买了,也把松乔请到自已家,同样买了五匹,给了六锭银子,也是十二两。
赵虎拿到这些银子后,急忙赶回府里报告。包公把几锭银子交给库吏,藏在匣子里,和其他银锭放在一起,然后传唤宋乔来审问。宋乔来到公堂跪下,包公把匣子里的银子给他看,宋乔一眼就认出了几锭,说:“老爷,小人不敢隐瞒,江西的银子成色特殊,这匣子里只有这几锭是小人的。求老爷为我做主,小人感恩不尽。”包公让张千把宋乔收监。
紧接着,包公迅速派张龙、李万前往省城捉拿赵国桢和孙元吉,又派赵虎到沈丘县拘押赵志道和鲁大郎。第三天,四个人都被押到公堂前跪下。包公大怒道:“赵国桢、孙元吉,你们这两个贼子,竟敢在我眼皮子底下作案,大晚上抢劫财物,还诬陷龚胜,到底是何居心?罪该万死,还不快快招来!”孙、赵二人一开始拒不承认,包公立刻传唤赵志道和鲁大郎,说:“你们说他们半月获利的事情,今天还敢不实说!”这二人只好说出实情。赵国桢和孙元吉听后,无言以对,只能老实招供。
包公命令李万给他们戴上长枷,打了四十大板;把宋乔唤出来,将赵国桢和孙元吉的家产判给宋乔;把龚胜放出监狱,还赏了银子让他回家好好过日子;也让赵志道和鲁大郎回去了;最后吩咐把赵国桢和孙元吉押到法场斩首。从此,百姓们又过上了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