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十回 接迹渡

徐隆是剑州人,家境十分贫寒,父亲已经去世,母亲还在世,一家人连日常温饱都难以维持。他的弟弟徐清靠给人做工来供养母亲。母亲见徐隆没什么力气干活,还整天游手好闲,就经常责骂他,徐隆觉得很羞愧。

有一天,徐隆下定决心,约了好友冯仁,一起前往云南做生意。这一去就是十多年,他们收获颇丰,带着满满的货物和钱财踏上归程。当他们回到本地的接迹渡头时,天色已晚。只见当年的船夫张杰撑着船前来迎接,双方见面,脸上都带着笑容,互相拱手致意。张杰问道:“徐隆,你多年没回来,想必赚了大钱吧?”徐隆一路步行,背着银子,十分疲惫,只是微微答道:“是积攒了些钱,但也不算多。”说着,就把雨伞和包袱扔进船舱,发出很重的声响。张杰知道徐隆是从云南远道而归,心想这包袱里肯定装着银子,顿时起了歹念。他趁其不备,用竹篙将徐隆打入水中,徐隆就这样被淹死了。当时天色已晚,周围没有人看见这一幕。

张杰把徐隆的包袱偷偷藏回家里,从此一下子变得富贵起来,渐渐开始购置田地、建造房屋。张杰有个儿子叫张尤,年仅七岁,张杰专门请了一位老师来教导他。老师经常对张杰称赞道:“令郎很有才华,擅长作诗和对对子。”张杰不太相信。到了端午节,张杰邀请老师一起庆祝节日。饮酒到一半时,张杰说:“承蒙先生常常夸赞小儿能对对子,今天是端午佳节,不如就以这佳节为题,考考小儿,您看怎么样?”老师说:“令郎天资聪慧,对对子对他来说并不难。”于是随口出了一个上联让张尤对:“黄丝系粽,汩罗江上吊忠魂。”张尤沉思了许久,都没能对出下联。张杰很不高兴,老师也觉得有些尴尬。张尤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便假装去厕所。

此时,徐隆的冤魂化作一位老人,出现在厕所旁边,问张尤:“你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啊?”张尤回答说:“父亲让先生在酒席上出对子考我,太难对了,所以我不开心。”冤魂问:“那对子是什么呢?”张尤说:“黄丝系粽,汩罗江上吊忠魂。”冤魂笑着说:“这个对子不难,我来帮你对。”张尤说:“那太好了。”冤魂对出下联:“紫竹挑包,接迹渡头谋远客。”张尤非常高兴,急忙跑回席间,告诉老师:“先生出的对子,我对出来了。”老师十分欣喜,说:“你既然对出来了,快说来听听。”张尤回答:“紫竹挑包,接迹渡头谋远客。”他的父亲张杰听后,顿时吓得脸色惨白。老师说:“对子虽然对上了,但也不算特别出彩。”张杰则怀疑地说:“这个对子肯定是你找人帮对的,老老实实说出来,不然小心挨鞭子。”张尤被父亲逼得没办法,只好把老人帮他对出下联的事情说了出来。张杰问:“那个老人现在还在厕所吗?”张尤说:“不知道。”张杰急忙跑去厕所查看,却不见老人的踪影。他心里暗自怀疑,这一定是当年在渡头被自已谋害死的冤魂现身了,吓得胆战心惊,精神恍惚之下,竟然把谋害徐隆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师。没想到,这些话被堂侄张奔偷偷听到了。

张奔曾经因为和张杰争夺财产而结仇,第二天,他就写好状纸,向官府告发。董侯受理了这起案件,立刻派了五名精兵,秘密捉拿张杰到公堂审讯。张杰被带到公堂时,面无人色,手足无措。董侯一看就知道他谋害之事多半是真的,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审讯。张杰受不了刑罚,最终将谋害徐隆的事情一一供认不讳。董侯下令将张杰戴上枷锁,关进监狱。第二天,董侯向上司申报了这件事,上司包公调审此案,最终判处张杰抵命,他的家业全部充公,妻子儿女逃走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