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常听老妇人讲些趣闻,每次提到傻女婿的故事,总能让人捧腹大笑。不过那些故事大多不太文雅,没什么值得当作谈资的。等我长大以后,听闻某县有个大户人家,生了个儿子却是个痴儿。他新婚之夜发生的种种事情,十分滑稽可笑,可后来竟与妻子琴瑟和鸣,关系十分融洽,而且这并非像《聊斋志异》里小翠那样,能用法术改变丈夫的痴傻。
故事发生在康熙初年,有户人家生了个女儿,这女儿容貌美丽,性格聪慧,还读过些书。她的父母都是高雅之人,平日里喜欢弹棋、品茶、种药、栽花,每天都以这些风雅之事为乐。他们晚年得女,对女儿十分疼爱,不舍得让她辛苦读书,所以女儿只认识些简单的字。但这女儿从孩童时期到长大,长期生活在这样充满文雅气息的家庭环境中。她十三岁那年,父母突然离世,只好寄养在哥哥家里。可她的哥哥嫂嫂都是粗俗之人,把她当作谋取利益的工具。
县里有个大户人家,知道这情况后,觉得有机可乘,便拿出百两银子下聘,还不要求丰厚的嫁妆,她的哥哥一听,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女儿刚到及笄之年,就被嫁了过去。大户人家的儿子是个痴儿,不仅分不清豆子和麦子,连男女之事都一无所知。这女儿在未出嫁时,就听说过男方的痴傻之名。有人为她打抱不平,她却只是笑笑,并不作答,只是在心里暗自想着:“只要他懂得男女之事,好像也还能接受,何必非要追求丈夫多么聪明伶俐呢!”
到了新婚之夜,众人围聚观看。新郎出来时,脸看上去脏兮兮的,嘴角像是流着口水,整个人呆头呆脑,五官和四肢仿佛都不听使唤。他看到新娘,立刻吓得躲开,就像见到了怪物一样。大户人家的夫妇强行让他行礼,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起身,什么时候该叩拜,被人推一下才向前,拉一下才后退。一时间,前来贺喜的宾客都忍不住偷笑,新娘也不禁大惊失色,暗自感叹自已命薄,却又无可奈何。
新郎本就痴傻,新娘又十分羞涩,婚礼上那些牵红绸、喝交杯酒的仪式,都匆匆了事。等进入洞房,还能听到新郎傻乎乎地对父亲说:“脸白白的,衣服红红的,这又是哪个阿姨?” 原来他父亲有几房小妾,年纪只比新娘稍大些,所以他才会这么问。父亲又好气又好笑,狠狠地斥责了他。接着他又去问母亲,母亲说:“给你娶媳妇是来陪你的,你怎么还不明白呢?” 新郎听了,似乎很高兴,把木牛、土马之类的玩具都放在合欢床上,自已戴上面具开始跳舞。他还上前招呼新娘:“你怎么不下来和我一起玩?” 新娘又羞又愤,背对着他,不予回应。新郎竟然大哭起来,跑去告诉母亲:“媳妇不喜欢玩,娶她回来有什么用?” 满屋子的女眷都哄堂大笑。新娘听到后,更加羞愧,时常以泪洗面。不过她很快又自我安慰道:“幸好他还能听懂人话,事情还有转机。” 于是不再悲伤。
婆婆因为儿子痴傻,格外心疼儿媳,经常安慰她。到了晚上,虽然新郎被强行拉到床上睡觉,却不懂男女之事,新娘又是初为人妇,害羞得不敢自已脱衣服,可想而知他们的新婚之夜并不美满。
等到婚后第三天,新娘心想:“既然已经结为夫妻,要是一直任由他这么痴傻下去,我这一辈子的托付该怎么办?” 于是她强忍着羞涩,不再像个小姑娘一样扭捏。她裁剪纸张、撕裂绸缎,做成风筝、蝴蝶之类的玩具,招呼新郎一起看,新郎也高兴地拍手称快。新娘又拿起这些玩具,和新郎一起戴上面具,在房间里尽情玩耍。旁边有丫鬟和老妇人看着,她也毫不在意。大户人家的夫妇看到这场景,反而觉得新娘乐观开朗,也不加以制止。
就这样过了十几天,新郎和新娘渐渐熟悉起来,新郎整天跟在新娘身边,两人俨然像一对恩爱的夫妻。新娘还时常藏些水果、糕点喂给新郎吃,新郎一整天都不出房间。新娘知道时机到了,每天梳妆打扮后,就拉着新郎坐在身边,频繁地拿起镜子照自已,问他好不好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新郎虽然痴傻,但已经成年,情窦初开,也笑着点头,回答说:“好看好看!” 新娘又问:“你喜欢吗?” 新郎笑着说:“喜欢喜欢!” 新娘心里暗自高兴。
从那以后,新娘偶尔和新郎嬉戏,闲暇时就在床上刺绣,拉着新郎一起坐下,还把自已的一只脚放在新郎的膝盖上,那纤细的小脚,诱惑着新郎去抚摸。新娘又问他好不好,新郎的回答和之前一样。新娘于是悄悄选了个好日子。一天晚上,她和新郎一起睡觉,脱光了衣服,裸身而眠。原来从新婚以来,她从未在新郎面前过身体。半夜,新娘拉着新郎的手,让他抚摸自已的全身,那柔软细腻的肌肤,仿佛一触碰就会融化。新娘又像白天一样询问新郎,新郎只是笑着不说话。再问,他才说:“好极了。” 新娘悄悄贴近新郎,新郎果然有了反应,不一会儿,夫妻之事就成了。
第二天清晨,新娘叮嘱新郎:“别跟别人说,说了我会打你。” 新郎果然遵守约定,没有泄露。此后,在镜台旁,他们没有吵过架;在绣筐边,新郎总是捧着新娘的脚。一个多月后,新娘怀孕了,时常感到恶心。大户人家的夫妇觉得奇怪,便派了个机灵的丫鬟去偷看,丫鬟偷听到他们的闺房之事,回来告诉了主人,原来他们夫妻之间的乐趣,竟然比寻常夫妻还要多。大家都十分高兴,更加疼爱新娘。
从那以后,新娘和新郎彻底告别了那些孩童般的游戏。除了早晚向父母请安,他们就待在房间里,有时玩藏钩、射覆的游戏,有时下棋、喝酒。新郎原本什么都不懂,但随着心智逐渐恢复,慢慢地也都学会了。时间久了,他竟和新娘不相上下。新娘又教他读书,他也能认识字了,不再是当初那个痴傻的人。而且自从新娘嫁进来后,每天早上都会亲自为新郎洗漱,整理头巾和衣裳,还隔几天就会让他洗个澡,把他从头到脚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新郎本来长相并不难看,再加上精心打扮,也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
一年后,新娘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两个孩子裹在锦绣襁褓里,肌肤如玉,圆润可爱。看到的人都说他们像母亲,不像父亲。而曾经痴傻的新郎,如今也早已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各种场合应对自如。要是他回想自已当初那傻乎乎的样子,想必也会忍不住哑然失笑。
外史氏说:盲人要是没有引路人,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人要是连男女都分不清,那可真是痴傻到了极点!如果没有这样一位聪慧的女子引导,又怎么能摆脱凡俗,变得正常呢?然而,这女子为了做到这一切,内心不知经历了多少挣扎,才肯忍辱负重,强装笑颜。否则,作为一个出身良好的千金小姐,谁又能如此不顾颜面呢?我既钦佩这女子的用心,又怜悯她遭遇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