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90章 不禁震惊,!

“袁术,给我过来!”如狂虎般咆哮的孙坚满腔愤恨,恨不得将袁术撕碎来解心头之气。各路诸侯听闻后不禁震惊,他们深知孙坚素有信誉之人,故而这番指控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竟然还有人心怀恶意,做出断粮的小动作。众人看向袁术的眼神变得冷淡和警惕,谁都担心背后有人捅刀子,特别是关系到士兵性命的粮草供应问题。谁又能相信这种反复无常的人不会再次出手?“有个这样不堪一击的盟友,还能获胜真是奇怪的事了。”

角落中的赵兴忍不住轻笑几声。这下,不牢靠的盟军内部关系雪上加霜。但对赵兴来说再好不过。如果诸侯们真的团结一致打败董卓恢复汉室正统,那他的秦皇族裔身份就成了“叛逆者”,要想从中得利甚至重建国度就更加困难。见此情状,“和事佬”陶谦、孔融等人试图调解。“文台,请息怒,大家坐下来好好沟通吧。”

这些说辞只是让孙坚愤怒更甚,他瞪着双眼盯向袁术,在拉住他的众将努力之下才勉强被遏制下来。袁绍觉得局势难以收拾,于是使了个眼神示意众人将孙坚拖住。袁绍转向脸色阴沉的袁术,“公路,你怎么看呢?必须说明白。”

不然孙坚可能真会掀翻整个联军。心里暗暗责备袁术的办事不力。面对气势汹汹的孙坚以及盟主的质询,袁术显得底气不足:“我……我也不是很清楚怎么回事……”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让孙坚愈发暴躁。“

督运粮草却不知道粮食情况,半月不见粮草送达,你有何脸面辩驳!”普通的军队,缺粮数天便极其危险。按规矩,运粮官迟送三日即当斩首示众。然而,袁术似乎不知畏忌,竟然延误了整整半个月的粮草运输,面对孙坚的大声质问。袁术不由得后退一步,心里也明白自已这一次可能惹下了大麻烦。

他的行为显然让其他诸侯对其产生怀疑,如果拿不出正当的理由解释,他可能会遭到孙坚这直爽汉子的身体攻击。袁术当然希望削弱孙坚的势力,但也还没准备好与孙坚彻底闹翻。他不想面对一个如疯虎一般的敌人。必须要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袁术眼睛一转,立即有了主意。“文台兄,这半月来我不适身体欠安,无法亲自监督粮草供应的事宜。全由我军中的运粮官管理此事,定是他的疏忽耽误大事。来人!将运粮官抓出来,处决以向文台交代。”随着命令传达出去,袁术的心腹纪灵立刻动手。没有给那运粮官任何辩解机会便把他 ** ,随后捧着首级来到孙坚面前。

整个过程快速而果决,令人瞠目。孙坚呆住了。他从未见过这么厚颜 ** 之人——明明自已的错误,却推给下属承担,如果轻易相信这种解释那自已确实傻得离谱。曹操叹了口气说道:“文台,请以大局为重。”

他知道虽然内心不愿配合袁术这类同伴作战,但考虑到大汉的存亡只能暂忍不发。大家都清楚这是在推脱责任,却也没必要为此与袁术撕破脸。见无人为自已声援,孙坚突然感到极度失望。他认为这次伐董根本无获胜可能,也意识到八千子弟兵在这次战争中所剩无几,再掺和下去只会更多损折。

因此孙坚说:“算了……我的部队伤亡太多无力继续作战。望你们好自为之。”带着灰心失望之色,孙坚转头离开了。从这一刻起他已经看清这次联军并没有成功战胜董卓的可能性,更不愿再参与这些虚伪政治争斗。

除了赵兴,他对大多数人都感到不满,唯有这位是他真正的知音和恩人的存在,所以更加愧疚自已未能报答这份恩情……回到营中已是晚上。孙策、程普、黄盖、祖茂、韩当五将陆续带领剩下约四千士兵归来。出征前八千江东战士仅余不到一半。

损失重大之时孙坚又想起了太史慈的英勇和为了救援他们不惜一死地抵抗两千西凉骑兵的情形,越发感到对赵兴的内疚……夜深人静,营地里充斥着疲惫与伤感的情绪……吃了一场惨痛的败仗,不仅损失了大量兵马,如果不是太史慈出手相救,自已情同手足的祖茂恐怕也难逃华雄的毒手。最重要的是,自已面对这次灾难的主要原因,竟然无法复仇。

实在令人无比憋屈!“文台,来者称自已是赵兴,那三千重甲骑兵的统领。”“等等,谁?”“赵兴,赵义士。”“快请他进来,不,让我亲自去迎接。”听到这个名字,孙坚的态度顿时大变。对于各路诸侯,他可以持厌弃之态,但对曾经救了自已的赵兴,却绝对要以挚友之礼相待。

来不及穿鞋,他直接奔出军帐迎接。赵兴和太史慈静立于营外等待,如同钓钩已然放下,只看这条鱼上不上钩。“子义,你曾与西凉铁骑交锋,感觉他们战斗力如何?”“禀主公,西凉铁骑确实是天下少有的精锐,即便是我带领玄甲重骑与其对抗,也伤亡惨重。”

提及相关之事,太史慈神色沉重。徐晃、赵云、太史慈各自率领一千玄甲重骑,为救孙坚,太史慈独自带兵迎战两千西凉铁骑,结果虽全灭对方两千人,但也折损近四百将士,战损比达到惊人的1:5。理论上这是场大捷,可因训练困难、损失惨重,太史慈难掩沮丧。

新兵培养不易,在没有坚固基地的情况下,这些更是纸上谈兵。赵兴轻语道:“三千玄甲重骑是从仙师气运罐中获得的关键助力。”显然,这股力量不容忽视。需尽快拿下汉中太守职位,招募兵马以提升实力。“赵义士!赵义士!”孙坚光着脚跑过来迎接,满心欢喜。二人停止交谈以保持玄甲重骑神秘,不向外泄露更多信息。“赵兴见过孙将军。”“多谢贵军昨日救援,否则恐命丧华雄之手。”“将军如此忠义,自然不能葬身于此。”

几句客套后,“不知赵义士表字为何?”赵兴拍马而起,孙坚受宠若惊,“在下‘承秦’。”既然是这样,“那就称您为承秦,日后必定报答。”想起什么,“这位壮士可知道与西凉铁骑激战的结果?”“这……”太史慈面有难色。主将之一,竟损兵折将,实感无颜以对。看到他的表情,孙坚心中自是明白,安慰说:若非为了救我性命,又何至如此惨重损失?想到这一点,孙坚决定找个机会好好补偿他们。

当然,如果他知道太史慈仅仅因为打出了1:5的战损比而感到难为情的话,可能会当场气得昏过去。自已的八千江东子弟兵,被两千西凉铁骑的突袭打得溃不成军。而太史慈仅凭一千重骑兵就把那两千西凉铁骑彻底击败,竟然还觉得‘为难’——这不是让人活不下去了吗?“若真觉得难为情,也就不必说了。”

孙坚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安慰道,“西凉铁骑的确难以对付,连我也有四千兵马折在他们手里。失败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太史慈心中疑惑:谁说我输了?我只是因为战损比太小而感到惭愧而已。

赵兴心知此事原委,但并未揭穿,这样反而会让孙坚觉得自已亏欠更多。他心里想着,直接点破岂不是打击对方自信心——自已刚败在西凉铁骑手下,结果太史慈立刻就将那些铁骑击垮。“文台!文台!”黄盖提着孙坚的鞋子追了上来,似乎急得连鞋都来不及穿。“鞋子呢!”孙坚笑着说道:“哈哈哈,一听到承秦你到了,我就太兴奋,忘了穿鞋了。”这一失态,让大家忍俊不禁,想不到战场上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也会这般莽撞,阴霾顿时烟消云散。胜利与失败都是常事,振作起来是关键。“

将军竟然连鞋都不记得穿了?”赵兴笑着说。“嘿,我是着急出来见你啊,你还笑我?”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关系愈发亲密,仿佛成了亲兄弟。一番思索后,孙坚正色问道:“承秦,我们意气相投,不如结为异姓兄弟如何?”“这……不大合适吧?”赵兴略显迟疑。“

你是看不起我孙坚?”孙坚笑道。“哪里哪里,只是年岁较小,名不见经传……”赵兴还在犹豫——这样的结拜确实让他始料未及;更何况,这关系算下来会不会使自已变成孙策的义父呢?孙坚摆手道:“年纪不是问题。你的才华出众,将来必定扬名天下,我们一起,定能纵横捭阖!”“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赵兴回答。“公府,快去准备结义仪式,今天我们就义结金兰!”孙坚豪气地喊道。“

还是叫将军吗?叫我大哥吧!这才亲切。”二人正式结为义兄弟后,关系更加密切。对于共同的仇人袁术,他们表达出强烈的敌意,并且谋划给他点颜色看看——猛虎可不会轻易忘记仇恨,今日暗算,明日就让你见识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