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5章 建立偌大的基业!

---

酸枣盟军的大营里,十八面旗帜随风飘扬。

大汉十三州的各位诸侯带着他们的军队陆续聚集在此,准备共同讨伐董卓。

其中就包括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和西凉太守马腾等。

曹操宰牛设宴,热情款待各位诸侯,并讨论进军策略。

最终经过众人推举,大家一致同意让渤海太守袁绍担任盟主。

袁绍来自四世三公之家,根基深厚,在朝野中极具威望,自然当仁不让。

仪式结束后,诸侯们按爵位和年龄分成两排入座。

酒过数巡后,一名七尺高的男子站了起来,他长着细眼和长长的胡须,皮肤稍黑。

他高声说道:“既然已经立下盟主,我们就必须听从指挥,合力匡扶汉室,不要计较势力强弱。”

盟主袁绍接着说:“我虽才能平庸,但既然诸位推选我为盟主,那么必定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希望各位能严格遵守军规,莫违军命。”

“谨遵盟主之命!”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本来军队之中就该有纪律,如果各自为战只会造成混乱,况且这些诸侯之间本来就存在着诸多矛盾。

于是,袁绍宣布由弟弟袁术负责总督粮草供应。

“……”

在袁绍看来,这些诸侯顺从自已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

享受着祖先荣耀的光芒,他满意地点点头,并将这重要的任务交给亲信弟弟,以期壮大袁氏家族。

然而,赵兴眉头一皱,他并没有关注袁绍的话语。

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位相貌普通但令人感觉难缠的细眼长髯男子身上。

赵兴心中隐隐感到不安,觉得此人日后可能会成为自已的对手。

因缺乏爵位,赵兴暂时站在公孙瓒身后没有座位,表面上平静如常,但他内心却在询问。

尽管他自已不清楚这人底细,仙师一定能给予帮助。

赵兴暗自思考并向上请教:承秦之人.赵兴:仙师,这位细眼长髯的人是谁?为什么我会感到有些忌惮他?

---

第 82 章 秦始皇·凡尔赛·嬴政!江东猛虎孙文台请战!

【备注:新书上架,求自动订阅】

仙师.李霄寒:曹操,曹孟德,来自沛国谯县,在未来的时代里将成为魏国的奠基者,享有“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的盛名。

他会是你振兴大秦帝国的强大对手。

秦始皇.嬴政:这人看来毫不起眼,却能够建立偌大的基业,着实出人意料。

仙师.李霄寒:诚所谓人不可貌相。

你看看讨董联盟里的盟主袁绍,他虽然仪表堂堂,然而优柔寡断的性格使他即便有良好开局,最终也只是败笔无数。

秦始皇.嬴政:你说得没错,人的外在确实无法决定他们的终点,关键终究在于个人能力和行动。

正因如此,曹操尽管如今看似卑微,但他因刺杀董卓一事而威名远扬,并成功集结多路诸侯共伐董卓,声望也随之达到了顶峰。

他是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领袖、文人和诗人,在动荡的时代里以汉献帝刘协之名讨逆四方,对内消除各派割据势力如二袁、吕布、刘表等,对外驯服南匈奴、乌桓与鲜卑等游牧民族,终于统一了北方地区,实施屯田、修筑水利设施、激励农业发展,重视手工业以及安顿难民,并推行租调制度,有力促进中原经济与社会稳定的发展。

至建安十八年被封为魏公,建立邺城为都,创建了魏国。

到了建安二十一年又晋升为魏王地位超越诸侯之上,享权势无双。

至建安二十五年末,曹操终去世,其谥号武王并葬于高陵之中;其子孙曹丕即位后更进一步追认其父皇帝尊位,追加谥号为“武”

字及太祖之称号。

原本出身普通甚至可以追溯至宦官后裔,然而靠着自已的才能一步步攀升成为魏王之尊。

如果他愿意,几乎已经可登上帝位!

不过,

少年时怀着爱国热情,梦想着成为征西将军报效国家的理想并未完全改变他的选择。

“曹孟德……”

赵兴默默思考着这个名字,根据仙师指点将其定为首号大敌。

当注意到曹操似乎关注起身后之人,于是问道:“这位是?”

此时,公孙瓒起身介绍道,“此人乃是我途中所遇到的豪杰之士,他倾尽家财招募三千铁骑来共同征讨董卓。”

一时间,整个联盟静默无声——三千精锐骑兵的力量,即便是如袁绍那般四代权贵也要心生羡慕啊!这不仅是一支骑兵,更是堪比万人步卒军团的强大势力。

听到此话,众人都有些难以置信,直到有人咽了一下口水才打破这片刻寂静。

事实上,当初身无分文逃出洛阳后的曹操也并非易事。

他在陈宫的帮助之下获得一些关键将帅加如如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支持;加之卫氏集团的资金援助,仿佛命运垂青般的顺畅过程让曹操逐步组建了一支四千步兵组成的初步军事力量。

但即使如此,这些筹备毕竟受限于短暂的时间里完成。

这段经历,让在场的人不禁重新审视眼前的这位不平凡的人物。

面对着三千重甲骑兵,仅仅是一次冲锋的时间,就能够使自已的军队溃不成军,两者之间的实力差距一目了然。

当然,

公孙瓒并没有提及赵兴所带领的是同样三千重甲铁骑。

若是如此,这些诸侯恐怕会当场惊呆,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力量。

“在下赵兴,见过各位。”

一阵沉默。

只见赵兴从容地从公孙瓒背后走了出来,拱手行礼,态度平和但不失尊贵。

作为大秦皇室的后裔,

他并不将眼前的这些诸侯放在眼里。

在赵兴眼中,这些不过是汉帝国的臣子而已,根本无需给予太多的敬意。

“哈哈哈,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壮志豪情,能够变卖家产来讨伐董卓,实为当世豪杰。”

袁绍第一个反应过来,笑出声来,“还不速给这位义士赐座!”

赵兴身份虽无任何官职,只是地方上的一名义士,但他拥有三千重甲铁骑,在每个诸侯的眼中都成为了争相笼络的对象——谁能将赵兴收归旗下,谁就等于白白获得这三千精锐骑兵。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然而,这些诸侯不知的是,赵兴真正的野心是复兴大秦帝国,他们的拉拢不过是空想,无法达成实质性影响。

“兴,多谢盟主赏识。”

赵兴坐了下来,并没有客套话,心知肚明袁绍不过是为了拉拢自已。

仙师李霄寒打趣地说:“看来你已成为众人争抢的目标了。”

赵兴回应道:“确实,只要善于周旋其中,一定能获取最大的好处。”

始皇帝嬴政却淡漠道:“不就是三千铁骑?有什么值得争的?”

赵兴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仙师李霄寒在一旁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对现在的诸侯们而言,三千铁骑已是不容忽视的实力。”

赵兴无奈地说:“的确如此,祖爷爷您统领七万铁骑,自然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赵兴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按照他与郭嘉商议的策略,凭他的身份与三千铁骑的实力,必然成为各大诸侯竞相拉拢的对象。

可还没来得及阐述计划,就被祖父一句话说没落了气势。

这种轻描淡写的方式真是令人又妒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