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5章 势单力薄。!

“禀报陛下,之前您下令处决的刘邦全家无一幸免,现在是否要查验首级?”

顿弱面不改色地报告。

“无需多事,就拿去喂狗好了。”

由于刚结束宴会,并且有仙人在旁,赢政并不愿再目睹那血腥场景,他相信黑冰台做事周全可靠。

毕竟刘邦只是一个市井流氓,根本无法逃出黑冰台的手掌心。

“是,臣明白了。”

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针对这样一个小人物,但作为黑冰台之首,他们只负责执行命令,不再做过多思虑。

“……”

得知刘邦已死的消息后,李霄寒毫不惊讶。

毕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遇到黑冰台这种组织,任凭刘邦如何精明也无力回天。

同时。

随着大汉帝国创始人刘邦的离世,嬴政身上气运大涨,仿佛将半个大汉帝国的运势都吸纳了过来。

当然这只是还未形成的运势,真正的统一天下并登基为帝后的气运还是有所不同。

“顿弱。”

似乎想到了什么,嬴政说道,“我有新任务要交予你。”

“陛下请讲。”

“这是征贤名单,共六位,请带他们来咸阳。”

说着便拿起笔在竹简上写下仙人口中提到的重要谋士们的姓名和所在地。

“给你。”

尽管当时只有竹简可以使用,不过早已发明了毛笔,所以记录方便了许多。

作为繁忙的 ** ,对于如此重要的指令,自然铭记于心。

并且由武将蒙恬改进,使得性能大大提升,蒙恬因此被誉为“笔祖”。

在公元前223年,秦国将军蒙恬率领军队作战时,需要定期书写战报呈交给秦始皇。

当时的文字工具是竹签,使用非常不便,每次蘸墨只能写几个字。

一日,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由此受到启发。

他立即剪下一些兔毛,固定在竹管上尝试写字,但兔毛表面光滑,不吸墨水。

几次试验都未成功,蒙恬便随手把这支兔毛笔扔到了石坑中。

数日后,蒙恬偶然捡起了那支被遗忘的毛笔,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加柔软洁白。

他试着蘸了墨汁,发现写字非常顺畅。

这可能是因为空间的石坑水含有石灰质,兔毛经过碱性水质浸泡,油脂被去除变得顺滑,传说这就是毛笔的起源。

---

手拿竹简,顿若微微看了一眼。

名单上的人员要么籍籍无名,要么是六国的旧贵族,他不明白为何陛下如此重视,就如前次派遣黑冰台对付像刘邦这样的无赖一般莫名其妙。

“陛下,这份名单上有不少人可能不愿意前来。”

“不愿意来的,强行绑过来即可。”

嬴政淡淡地说,“但务必确保他们的安全。”

毕竟既然仙人点名了,不管他们是否愿意为大秦效力,先把他们都带过来再说,好吃好喝招待着。

帝国养活这些人不算什么负担,总好过将来这些人为他人效力给大秦找麻烦。

“臣明白了。”

没有多想,顿若安静地退下。

他并非不懂察言观色之人,看陛下的眼神显然不悦,能让一向严谨处理朝政的陛下停下手中急件,显然来客身份极高,即便是丞相李斯、武成侯王翦也不可能得到这种待遇。

走出寝宫的顿弱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刚刚是不是真的见到了传说中的仙人?

握紧手中的竹简,他的平静内心彻底被打乱。

随着顿弱的离开,秦始皇寝宫重归宁静。

李霄寒不仅打算带走楚汉时期的所有名将,还要一并收下那些谋士。

如果项羽和刘邦知道了这个消息,肯定会气得晕头转向,整个班底都被拆散还谈何反叛?当然,对已亡的刘邦而言已经无关紧要,因为他的脑袋已经被砍下喂狗。

“另外五人的行踪我还不是很清楚,”

李霄寒说道,“但是张良就在咸阳城内,是由一位‘抗匈奴义士’擒获的。”

为酬谢虞子期一路上的努力,李霄寒还是决定记下他的功劳,并为此请功。

“‘抗匈奴义士’?”

“他的名字叫虞子期,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十分活跃,现在已达到‘不更’爵位。”

李霄寒接着说道,“他不需要张良的悬赏金,只要求爵位作为奖赏。”

“朕明白了。”

嬴政点了点头,应道。

大秦的爵位极其珍贵,一般人要想用悬赏金换取爵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既然有仙人提出这个要求,嬴政也不介意给个面子,毕竟对他而言,这只是件小事。

嬴政对虞子期这个人产生了一些兴趣,能被仙人特别提点,想必是有过人之处。

他素来欢迎有才能的人为大秦效力。

就在咸阳城一家客栈内,虞子期才刚安排好住处不久,作为嬴政信任的小太监易川带着诏书匆匆赶到,并径直走进了虞子期所在的房间。

店主连阻挡的勇气都没有,生怕这位小太监背后有什么势力。

“虞子期何在!”

小太监易川尖细的声音在房间里响起。

一只手拉着张良衣领的虞子期探出头来:“怎么了?”

为了完成那位大人的任务,他寸步不离地盯着张良,即使张良多次保证不会逃跑,他也始终紧握着对方。

旁人见此情景,或许还以为他们是亲密无间呢。

“皇帝陛下的封赏到此,你还不快前来领取。”

听到这消息的虞子期立刻精神振作起来——这次的选择果然没错,仅仅十天时间就立下大功,并获得直接来自皇帝的嘉奖,这种荣誉让他足以骄傲终生。

但他并未因此忘记那位大人的吩咐,仍旧抓着张良一同前去接旨。

两名随行的大秦士兵和虞姬也一同跟随。

小太监易川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虞子期,心想这个看似平凡的人为何会得到如此特殊的待遇。

一般这类事务是由专门官员处理,只有少数有特殊贡献的人才需要陛下亲自赏赐。

而一旁的张良曾是刺杀嬴政未遂的叛贼,若不是皇上重用,易川定不会手下留情。

“你是虞子期?”

“正是。”

“奉皇帝陛下之令,因你擒获叛贼有功,特升你的爵位。”

“多谢陛下!”

听到这些话时,虞子期的脸上立即流露出激动的神情。

在北地郡对抗匈奴的战斗中,他凭借着自已的武艺已经达到第四级‘不更’。虞子期接过诏书,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然而此时,张良却轻声冷哼。易川皱眉喝道:“叛贼,休得无礼。”

张良缓缓抬起头,“如今秦王广纳贤才,却又如此对待他国之士,这贤才怕是也留不住多久。”

易川脸色一变,正要呵斥,虞子期却抢先开口:“张先生此言差矣,秦王胸怀天下,只要真心效命,必受重用。”

嬴政听闻此事后,对张良越发好奇。他决定亲自召见张良。

大殿之上,张良毫无惧色。嬴政道:“你虽曾行刺于朕,但朕惜你之才。若你肯为大秦效力,过往之事朕可既往不咎。”

张良沉默片刻,“陛下此举,只是为了削弱他国之势,并非真心看重我等才华。”嬴政大笑,“朕之雄心,岂是你能揣测。你且看看这大秦盛世,若能助朕,定能名垂青史。”张良心中一动,似有所悟,最终缓缓下跪,“陛下圣明,臣愿一试。”嬴政满意地点头,而一旁的大臣们皆震惊不已,谁也没想到张良竟会被嬴政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