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一阵宛如春风拂面般悦耳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两位的激战真是精彩绝伦,古之猛将也不过如此。”
项羽和樊哙沉默片刻,一言不发。
李霄寒慢慢走过来,目光中透露出赞许之情。
“你们的实力毋庸置疑。”
李霄寒继续说道,“如果愿意加入大秦帝国,绝对能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为统一六国贡献力量。
不过,这也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了。”
说到这里,他看向项羽。
“樊哙还好说一些。
项羽乃旧楚贵族,要招降他并非易事。”
项羽眉头微蹙:“你……是谁?”
他注意到了李霄寒身旁站着的大秦名将杨再兴,内心也不禁感叹,连他都钦佩的人物在李霄寒面前也是恭敬有加。
李霄寒淡然道:“我的身份无关紧要,关键是你愿不愿意为大秦效力。”
“想得美!”
一个豪杰怒声道,“我们此行只为抗匈,并非为了投靠暴秦。
妄想让我们归附大秦,简直是白日做梦。”
人群中也传出另一人的声音:“除非待遇,否则我也不会考虑。”
此时,李霄寒的话语犹如一颗深水 ** ,在义军营地内掀起轩然 ** 。
大秦人士还好说,但来自六国的豪杰们显然心怀抗拒,除了少部分觊觎荣华富贵之人,几乎无人动心,甚至充满反感。
面对这种情景,李霄寒并不意外。李霄寒轻轻一笑,扫视众人缓缓开口:“诸位豪杰莫急拒绝。大秦如今已非昔日暴秦,吾皇圣明,欲打造一个海晏河清之地。”众人依然满脸怀疑。李霄寒接着说:“若归附大秦,各位不仅能得高官厚禄,更能将自身抱负施展于天下。匈奴犯境,大秦亦决心抗击,届时各位皆可为先锋大将,率大秦雄师横扫漠北。”不少人听后眼神稍有动摇。
这时项羽却冷哼一声:“休得花言巧语,大秦曾屠戮我楚人无数,此仇不报已是大幸,还谈何效力。”李霄寒直视项羽:“项兄,冤冤相报何时了,如今天下初定,百姓渴望安宁。你若投身大秦,可造福万千黎民,亦是英雄之举。”项羽一时语塞。
而樊哙挠挠头:“俺老樊只知道有仗打就成,只是这大秦是否真能像你所说那般善待俺们这些六国之人?”李霄寒朗声道:“君无戏言。”众人陷入沉思,气氛变得凝重起来,不知谁会率先打破僵局。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谋士模样的人。“阁下所言虽动听,但空口无凭。”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李霄寒,“若大秦真有诚意,可否立下契约之类的保证?”李霄寒微微一愣,旋即笑道:“这有何难。”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牌,注入灵力,玉牌上便浮现出一行行古老的符文。“此乃灵契,若大秦违背今日承诺,在场诸位皆可凭借此灵契向大秦索命。”众人见状大惊失色,没想到李霄寒竟如此果决。项羽凝视着那灵契,心中权衡利弊。“好,既然如此,我项羽暂且信你一回。”他话一出口,全场哗然。樊哙哈哈一笑:“项兄弟都应下了,俺老樊自然跟着干。”有了二人带头,不少原本犹豫的豪杰也纷纷表示愿意归附。李霄寒满意地点点头:“诸君放心,大秦必不负诸位所望。”而后,在众人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下,这支混杂着六国豪杰的队伍向着大秦都城进发,准备开启一段全新的征程。
一路上,李霄寒带着众人顺利抵达大秦都城。秦王亲自出城迎接,看到众多六国豪杰前来归附,龙颜大悦。秦王当场宣布赐予众人府邸,并按照之前的约定给予官职。项羽被封为镇国将军,樊哙则成为猛士校尉。
然而,大秦朝廷之中仍有部分顽固派大臣反对重用六国之人。他们暗中谋划,妄图给这些新人使绊子。但李霄寒早有察觉,他一方面安抚项羽等人,另一方面巧妙化解朝中矛盾。
不久之后,匈奴再次大规模入侵边境。李霄寒力荐项羽和樊哙等人领兵出征。战场上,项羽和樊哙尽显英勇本色,率领大秦军队势如破竹。其他六国豪杰也不甘示弱,奋勇杀敌。经此一战,六国豪杰彻底融入大秦,那些反对的声音也渐渐消失。大秦在众人齐心努力之下日益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真正实现了海晏河清。而李霄寒、项羽和樊哙等人的名字,也成为了大秦帝国永远的传奇,被后人传颂。
多年以后,李霄寒已至暮年。他回首往事,心中满是欣慰。而项羽和樊哙也已成为大秦不可或缺之人。
一日,宫廷中举行盛大宴会。酒过三巡,李霄寒提出想要退隐江湖。秦王虽不舍,但也知晓他一生操劳,应当安享晚年,于是应允。
项羽和樊哙听闻后,执意要护送李霄寒回乡。途中,他们路过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感慨万千。
到达家乡后,李霄寒过上了平静的生活。项羽和樊哙时常来看望他,带来大秦的消息。
然而,远方的草原深处,一股神秘势力悄然崛起。他们窥视着繁荣昌盛的大秦帝国。
李霄寒虽已归隐,但他敏锐察觉到危险气息。他写信告知秦王,提醒早作防范。秦王收到信件后,立刻召集项羽等人商议对策。
他们决定主动出击,在边境设防。由新一代将领带领士兵前往探查敌情。
最终,依靠着多年积累的威名以及充足的准备,大秦成功抵御了这次危机。李霄寒在家乡听到这个消息,含笑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