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拳头,嬴政从未如此真切地感觉到身体变得轻松自如。
之前的方士所进献的药物从未有过这种效果,这才是真正的仙药!
嬴政双手抱拳道:“政在此多谢仙人。”
李霄寒却摇了摇头:“不必客气,这是你自已的运气得来的结果,我并未加以干涉。”
罐子里能开出什么样的药丹,完全取决于机缘巧合,无人能够左右。
但秦始皇嬴政得以再添百年寿数,对华夏历史会带来怎样的变化,连李霄寒也无法预测。
“多活百年,确实改变了你的命运,未来的时间线也会相应改变。”
李霄寒说道,“你曾被预言将在八年后死于沙丘,这是否让你对未来的变故有了些许了解?”
听到这里,嬴政微微一愣:“莫非仙人已经知道未来将发生之事?如果可以的话,请问未来大秦的走向如何?寡人想知道我死后帝国的命运。”
李霄寒犹豫了一下,皱眉说道:“你知道这个后果吗?毕竟,建立的大秦帝国 ** 得太快。”
然而秦始皇的眼神并没有流露出脆弱。
“若需代价,那便不必了。”
“并无代价,只是这个 ** 可能出乎意料。”
李霄寒叹了口气,接着说:“二世而亡,这就是大秦的结局。”
“这么说……继承人不如我期望中的出色,扶苏终究是还不够成熟。”
嬴政沉默良久,心中隐隐猜到了几分。
“不过,即便如此,现在我有机会改写这一切!”
从李霄寒简短的话语中,嬴政意识到未来的道路或许布满坎坷,但他坚定相信自已能够亲手改写命运。
“只不过,寡人实在想不通,在有赵高、李斯、蒙恬、王贲等人的辅佐下,扶苏为何还是将大秦帝国治理得如此混乱,难道他真的不适合继承王位吗?”
“这倒不一定。
事实上,扶苏根本没有机会成为大秦帝国的第二任皇帝。”
“扶苏没有继位?那又是谁登基了?”
“是胡亥。”
李霄寒接道,“而且,导致大秦帝国二世而亡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你留下的那些‘能臣’的所作所为。”
“为什么?!”
嬴政皱起了眉头,显然对此感到困惑。
尽管扶苏倾向于儒家思想并有意推行分封制,但作为嫡长子,他在才智和仁德方面确实不错,原本应该是一位仁君,能够缓解自已的强势政策带来的问题,理应是最合适的 ** 选。
然而自已为什么会突然改变心意,选择只是备受宠爱、才华平庸的胡亥做为第二代皇帝呢?
仙人的话更加让人不解——为什么大秦帝国的衰败,竟然是自已留下的这些大臣一手造成的呢?种种疑问在嬴政心头不断盘旋,使他陷入了深思。
“秦王政三十七年,你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驾崩,地点是在沙丘。”
“始皇死后,赵高出面,说服了胡亥,威胁了李斯,经过密谋后伪造了始皇的遗诏,将继承人由扶苏改为胡亥。”
“并且以你的名义指控扶苏不孝、蒙恬不忠,逼迫二人自尽。”
“听说扶苏去世的消息后,他们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返回咸阳。”
“为了隐瞒消息于百姓。”
“车队不敢走捷径直接返回咸阳,而是继续保持出巡的姿态绕道回去。
暑天高温下,你的 ** 已经开始腐烂发臭。
为了掩饰这一事实,他们甚至买了很多咸鱼来放在车上,用其腥味掩盖腐臭。”
李霄寒缓缓解释着嬴政逝世后的一系列变故。
堂堂始皇帝驾崩后,竟然遭受如此待遇,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而这对他内心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
“这两个家伙,他们怎么敢这么做!”
嬴政满脸阴沉地吼道。
赵高与李斯原本出身卑微,若非自已的提拔,恐怕还只是小吏。
原计划是死后让李斯、赵高、蒙恬、王贲等人为辅,帮助扶苏稳定大局。
没想到,这两名奸臣不仅害死扶苏和蒙恬,还使得帝国大厦摇摇欲坠。
仅凭王贲一人,根本无法独撑残局,更何况他还对政事并不擅长。
就连曾经的大将李信,也因战败楚国而消沉度日。
这便解释了为何大秦帝国会在两代后就分崩离析。
相较之下,自已 ** 散发的恶臭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他们有何不敢?”
“赵高、李斯的一切皆源于寡人,他们竟敢擅改寡人的遗诏!”
“因赵高意图扶持胡亥登基,以此保持自已的权势,甚至图谋反噬其主,还留下了一段‘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
“荒唐!”
嬴政猛然挥动衣袖,怒火中烧。
堂堂嬴氏宗室之后,胡亥却如此愚昧,竟然被一名宦官操控于股掌之中,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必将贻笑万年。
世人会因此嘲讽他的无能,连同自已作为父亲也难免受牵累。
“不必过分动怒,这一切只是原来时间线的事情。
如今你服用了长生丹,未来已然改变。”
李霄寒安慰道。
“全赖仙人之力,既然如此,徐福东渡之事也可以停止了。”
嬴政见到了活着的仙人,自然不必再去耗费巨资到海外寻找虚无缥缈的仙山。
“你说的是徐福?仙人与他有交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