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书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106章 以汉中为基础,!

…汉中太守、征西将军、成都侯。赵兴要求贾诩、张辽、高顺加入麾下,并带走华雄的家属。此外,还索要司徒王允的义女貂蝉及蔡邕全家。这些条件加起来,才愿意与孙坚一同撤兵,否则便会参与进攻虎牢关。分析赵兴的条件时,李儒很快看出对方意图——以汉中为基础,图谋益州。“贾诩这人尚不知详情,但张辽、高顺原是吕布属下,如果召回他们,无疑会加剧与吕布之间的矛盾。”至于华雄已战败被俘,还不如借机送他过去。“八百陷阵营的兵力也不能忽视,这是股不小的军力。”“而蔡邕,可能是因为对方追求声望的需求。”“这个赵兴虽然是个平民,但志向却很大。”最令人困惑的是,为何要索要司徒王允的义女?李儒继续思考着。为了得到立足之地,他本可以请董相册封其为汉中侯,却选择了成都侯,这显然显示了其野心指向益州。尽管目前是个普通人,赵兴的能力却不容小觑。不过,就算自已提出了反对意见,想必董卓也不会接受。连李儒也想不到赵兴想要貂蝉和蔡邕一家真正的目的。仙师曾提及司徒王允的女儿貂蝉和蔡邕之女蔡文姬拥有举世无双的美貌,适合作为自已献给仙师的贡品,表达忠诚。“文优,你怎么看?”“全都给他吧。”李儒无奈叹道。当前形势确实困难重重。让赵兴和孙坚退兵将对联军造成重大打击,虽然这条件苛刻,倒也不是全然不可接受。尤其是随着吕布的败北,董卓也在权衡是否放弃虎牢关和洛阳退回长安,在老家重新巩固防御。崤函之地的险峻,以及昔日强盛的西秦之势是多么的好!留在老根据地更有利于发展。如果赵兴和孙坚坚持不退,那么就准备回长安;但如果两人撤军并且虎牢关仍能坚守,便在洛阳留守。然而面对如此富饶之地,董卓一时间还是难以下定决心离开洛阳。最终他叹息道:“文优啊,有办法让十八路诸侯退兵吗?”李儒略一沉思,慢慢开口说道:“只要赵兴和孙坚退兵,我有一计,可以瓦解十八路诸侯的联军。”“哦?具体如何实施?”对方问道。“如果相国舍得,不妨将这象征至高权力的玉玺交给关东的那些鼠辈!”面对李儒提出的计策,董卓陷入了犹豫。传国玉玺,自秦始皇嬴政以来,一直是皇权的象征,代表最高的地位。“相国若要保全自身和家族,舍弃此物才是明智之举。”李儒接着说,“汉室失去玉玺,是否正统也只是一句话的事,而那些关东诸侯本来就无法一心。一个玉玺足以令他们分化为几个小集团,彼此争夺不休,最终无力西进。”李儒继续劝说。他知道董卓其实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能有犹豫便说明他在认真思考。“如果我们丢掉传国玉玺,究竟能安稳多少时间?”“如操作得当,不但能使诸侯联盟分崩离析,还能争取到至少五年的时间,到时我们坐拥司隶和西凉两地,完全可以恢复元气,再度图谋天下!而且我们现在放弃玉玺,以后再取回也是轻而易举。”李儒自信满满地说。虽然玉玺不过是一块玉石,实际上并无多大用途,但在诸侯眼中却是正统的象征,甚至可能引来争夺帝位的人。“好,玉玺就交给你,一切由你处置。最近我累了,任何事都别问我,你自已看着办吧!”“属下定当鞠躬尽瘁,报答相国恩典!”李儒深深一拜,双眼精光闪动。要想让这个计策奏效,必须把玉玺交给某个重要人物。而最佳人选应该是赵兴或孙坚中的一个。但赵兴身为‘枭雄’绝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因此不必太过担心他。不过李儒想到汉中郡时冷笑一声。这个地方是历代太守最难对付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的百姓不仅民风彪悍,而且忠诚于秦朝。尽管过去三百多年,这份忠诚从未动摇过。“这里可不是什么容易扎根的地方。”最终,李儒决定将玉玺交给孙坚:“那家伙对汉室并无多少忠心,反而愿意接受我们的议和。孙坚虽勇,却缺乏统治天下的能力。得到玉玺后,恐怕他也会因此迷失,进而引火烧身。”在十八路诸侯联军驻地的赵兴营帐里,李儒挑选的这一对象显然还未知晓等待他的陷阱。然而李儒没有料到的是,赵兴作为秦皇室的后代,恰恰是深受汉中民众敬仰的人。在那里,赵兴不仅能免于刺杀,还会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李儒最后选定了江东猛虎孙坚作为他的目标:这就是眼下最好的选择。根据之前提出的要求,董卓不仅全部实现了自已的目标,连带着孙坚那份也一并送来。“恭喜主公,您已成功获得第一块根据地。”郭嘉拱手祝贺。对于效忠的主公能够一步步走向巅峰,作为智囊他倍感欣慰。现在赵兴不仅是汉中太守、征西将军,还加封成都侯,这几个头衔便足以让他超越许多诸侯。貂蝉和蔡文姬坐在马车上,老者蔡邕则满脸困惑不解。赵兴亲自点名要求自已,这让这位学问家感到非常疑惑。“老夫不过是位儒家学者,为何这位仁义之士非要指名索要老夫呢?”蔡邕问道。“蔡大人的声望闻名遐迩,我们正需要您的辅佐。”赵兴敷衍道,心里想着要是实话说为了其女儿及貂蝉,恐怕老先生会直接气出毛病。因此赵兴决定暂时不动她们二女,免得未来成为仙师侍女之事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张辽、高顺与贾诩此刻也在这里,张辽二人似乎还不服,不愿效忠于赵兴。不过这并没有困扰到赵兴,既然人都过来了,时间有的是。贾诩倒是看得透彻,混迹哪个朝堂都一样,正好趁此时名声尚未显达,多一些机会浑水摸鱼。见到眼前的这位谋士赵兴恭敬道,“文和先生,久仰大名。”自已当前只有郭嘉一名谋士,而随着领地逐渐扩张,赵兴愈发感觉到人手单薄。“智囊团”亟需扩编,尤其是低调且不怎么为人知但又极具才智的谋士——贾诩无疑最佳人选之一!“阁下认识在下?”听到赵兴的话,贾诩顿时一愣,心中隐约有了种被盯上的不安感觉。“当然,贾文和,西凉‘毒士’的大名何其响亮!”赵兴微笑着说,“如果能将其收归麾下,将极大提升自身势力。而且郭嘉与贾诩两人联手,也算小有所成的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