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就到了1977年10月21日,种花国恢复高考的消息终于在全国公布了!
举国欢庆!奔走呼告!
特别是那些期盼多年,准备了多年,如今具有高考报名资格的:应届毕业生,工人, 农民,复员军人,以及正在上山下乡和已经回城了的知识青年。
而高考时间定在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的12月10号、11号、12号这三天。
恢复高考的消息来的猝不及防,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这原本是对很多适龄报考的青年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人生机遇。
但由于距离高考的时间如此之近,更是万分紧迫,这让其中的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荒废了学业,再度重拾起课本,温习原来的知识,无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所以那一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只有570万,1978年虽然缓慢升到610万人,但到了1979年又下降到了468万。
这还是国家考虑到了 ,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鉴于历史原因考生普遍基础差,所以当年考试试题难度相对较低。之后两年的难度逐年加大了一些,但仍然保持较低的难度水平。
当然这里面肯定不包括三世当之无愧 的卷王:楚卿,不管在哪个位面她都是争做佼佼者,只要人不死,就往死里卷!
更何况她还有备无患的提前温习了多次那个年代的高中教材: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在这种温故而知新的加持之下 ,早已经做到了滚瓜烂熟!
当然这里面也不包括:19岁的江诺和21岁江洋兄妹,以及20岁的钟山朗,得益于江父江天业这个京都教育局副局长的消息灵通和提前运作安排,他们也就比楚卿晚了一点点时间而已,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全面且系统化的复习中去了。
所以他们总体的复习时间很充裕,将近有一年的时间,他们仨也不算笨,在学习上底子也算厚,最后还有专业可靠的老师们倾力辅导,可以这么说,别人的千难万阻,高不可攀,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按部就班和水到渠成罢了!
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钟山朗,当然清楚这千载难逢的高考恢复的机会,对一直想要改变自身命运的他来说有多么重要!
试问他怎么可能不全力以赴呢?
真的是印证了那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江诺呢,当然是和他一起共进!她不是十足的恋爱脑,但是下乡的这段一年多的短暂岁月对她来说简直是不堪回首,每每回想起都是心有余悸的!
能回城,能考大学,还能继续和钟山朗腻在一起,对她来说就是幸福且知足的!
江洋呢,当然不甘心在机械厂当一辈子的车间工人 !虽然凭他的家世也能快速升上去,但哪会有一个大学生身份更加体面,往后人生的舞台更加广阔呢?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韩诗,她完全是自我驱动为主的,不管恢不恢复高考,持续学习是她不会放弃、坚持不懈的,自学英语成才更是她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可以说是凑巧,更能说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因为某些专业加考的英语,让她之前一直以来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接近于满分的英语高考成绩,直接让她能被破格录取!
人生百态,有上述种种的幸运儿!
但是绝大多数呢?
那些千千万万怀揣着梦想,憧憬着过独木桥的高考大军,又能有几人似他们这般被幸运女神所眷顾呢?
农民为了生计,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辛勤劳作,为了国家大局的粮食安全,也为了确保反哺工业生产的首要稳定性……
工人日以继夜的加班加点,为了快速提升自已国家的工业实力,也为了打破敌对国家的封锁,更为了早日超英赶美……
军人们呢?真的是枕戈待旦,时刻要保家卫国,既需要应对明面上的各种局部战斗和流血冲突 ,还有在暗地里与敌对国家和逆流势力进行各种清剿……
依旧在下山下乡的留守知青,整日里需要劳作,基本上与村民一样每天都要半饿着肚子,哪有闲暇时间和精力去翻书呢?
而相对幸运些,提前回了城的知青们,那也是各有各的悲欢离合,大多都不尽相同,时代的烙印很是深刻。
是以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 570万 ,最终的录取人数只有27.3万,录取比例不到5%,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低!
感叹我的国, 命运多舛!
感慨青年人,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