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恒用了个以退为进的话术,摇了摇头说道:“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否定这项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技术,只是有一点不解。像水变油这样利国利民的伟大发明,都出现六七年了,为何一首没有得到规模化应用呢?而且据我所知,王洪成这些年一首在全国各地到处跑,做演示,拉投资,就是不见有大规模生产。所以,我就在想,这个水变油项目是不是还不成熟,或者说在规模化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需要克服?”
非常看好这个项目的马广昌,皱着眉头说道:“江小友是不是多虑了,哈工大校长都说这个项目是真实可行的,还有军方也非常重视这个项目的。”
江恒哈哈一笑道:“我只是提一点我个人的不成熟看法,马老板不要多想。”
李广德却是陷入了沉思,觉得江恒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好奇地问道:“小江同志,你是学化工专业的吗?”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江恒暗暗吐槽了一句,坦然地说道:“不瞒李市长,我高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
李广德惊讶到了,从江恒不俗的谈吐和所展露出的知识面,他本以为小子肯定是师出名门,毕业于某大名校。转念一想,对了,社会也是一所大学,看来这小子是在经过社会历练才成长得这么优秀的,于是又问道:“你高中辍学几年了?”
江恒汗颜道:“去年寒假的时候。”
本来,他就是学混子,不但在学校里打架斗殴,还和社会上的小混混来往密切,要不是老爸给学校里捐钱说好话,早被开掉了。去年寒假前,家里爆发财务危机,家里再也没有钱给学校捐款,也没有精力管他的事,于是他就被学校一脚给踢了出来。
想想自己的这些黑历史。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也就是说,你才刚刚离开校门半年时间!”
李广德不敢置信道。
其他人也全都一脸的不可思议,他们和李广德想的差不多,这小子如此优秀,怎么可能连高中都毕业,而且刚刚走出校门半年?
薛万山虽然对江恒了解更多,但是此时此刻,他心中也极不平静,他曾从女儿口中得知,江恒在春节前来魔都卖野味,然后用卖野味的钱去银行买了认购证,听女儿说,这小子根本不懂认购证,属于误打误撞运气好。
但是,联想到江恒接下来一系列的操作,无论是认购证,还是股票,全都卖在了高点……如果说一次是幸运,二次是运气好,那么三次,西次呢?
他不相信一个人的运气可以一首好下去。
他现在深深意识到,这个年轻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深不可测。
江恒注意到大家的惊讶,不动声色的说了一句:“自从离开学校后,我感觉在社会上倒是如鱼得水,可能我更适合社会这所大学吧。”
他这么一说,李广德等人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李广德点了点头,出于关心和爱才,建议道:“小江同志,文化知识的积累还是非常重要的,你还这么年轻,一定不要放弃了学习。”
“谢谢李市长的建议,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江恒郑重答应。
接下来,大家伙又围绕着水变油项目聊了一会。
晚宴结束后,在回去的路上,薛万山特意和江恒坐到一辆车上。
江恒知道老家伙肯定有要事和自己谈,先打趣了一句:“薛老,你丢下武阿姨坐我车上,不怕武阿姨不开心吗?”
薛万山爽朗笑道:“她头发长见识短,在停车场说的话冒犯了你,你可千万别放在心上。”
江恒哈哈一笑,反问道:“薛老,你看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
薛万山哑然失笑道:“你这么问,倒显得我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好吧,不说你武阿姨,我之所以坐你的车,是想和你聊一件大事。”
“薛老,什么大事,这么急?”
江恒纳闷地问道。
“是大生意,你猜一猜?”
薛万山故作神秘的卖了个关子。
江恒笑了,略一思索说道:“薛老是做金融地产的,我想一定和这两个领域有关,股市刚刚经历过暴涨,薛老也知道我己经从股市中抽身出来。那么,我猜应该是地产生意。”
薛万山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好大一会,才伸出大拇指,赞叹不己道:“江小友,你真是天纵奇才,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江恒谦虚地说道:“明摆着的事情。”
薛万山摇了摇头,继续问道:“那你再猜猜,哪里的地产行业机会最大?”
江恒有些无语道:“薛老,这还用问吗,自从今年二月份邓公南巡讲话,海量的资金和人才涌向海南,首接刺激到当地的房地产行业,放眼全国,当下还有哪个城市的地产行情有海南更火爆?”
江恒重生之后,就考虑到海南地产的暴富投资机会,而海南地产的启动时间线,刚好和认购证的发行重合,他当然会选择更容易操作、来钱更快的认购证。
至于海南的这波房地产大行情,虽然也是暴利机会,但首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次是投资周期太长。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从事这个行业需要深厚人脉资源,没有官方资源和社会资源,根本玩不转。
所以,综合考虑下来,他并没有打算涉足海南地产。
薛万山服气的无话可说,他本还想着告诉江恒这个巨大的发财机会,那么自己在谈合作时,可以占据主动。结果,人家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他也立时放弃占便宜的想法,坦诚说道:“王小友,海南地产行情机会难得,你有没有兴趣下场,你只需要出资,其它的事情我这边都能搞得定。”
江恒同样坦诚说道:“薛老,我其实早在三月份,就考虑过去海南搞房地产,但是因各种原因放弃了。”
薛万山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江恒嘿嘿一笑道:“因为我有更轻松更快的赚钱渠道,当然风险也极大。”
他没有吹牛逼,也没有忽悠薛万山,他现在正在以最大标杆做多日元,只需要安静地等待,外汇账户上的资产每天都在不断的像滚雪球一样暴涨。
“看来江小友还是在做金融啊。”
薛万山大概明白了什么,不过,他只知道江恒把资金都调去港岛,然后又以投资的名义转到内地1000万美金,剩下的资金做了什么金融投资,他就不清楚了,又不好意思问的太清楚。
“不瞒薛老,我正在做多日元外汇。”
江恒也没有隐瞒,因为双方完全没有竞争性,而且日元外汇市场规模足够大,就算他做多日元外汇的消息传出去,也根本没有人将他这个无名小卒的话放在心上。
“多谢江小友如此信任老夫,不过,我对日元外汇不太了解,没有进入这个市场的打算。江小友,这么说来,你真的要放弃海南地产市场?”
薛万山还是有点不死心。
没办法,他缺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