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事实告诉季鸢,有时候真的不能立flag。
因为几分钟后,大概一首忙着学习没有看手机的江祈终于得空看了一眼手机,等把群聊的聊天记录全都浏览一遍后。
他思索良久,最后只在群里发了一句“恭喜”,算是表达自己对季鸢投稿成功的祝贺。
【97:我会好好读那篇文章的。】
季鸢看着这句话,内心感动不己——终于有一个人听劝了,她的说理总算是没有白费。
有这些钱,留着吃顿美食、买几本练习题不好吗?
当然她也知道季泽和朋友们也是因为把她当作特别好特别好的朋友,才会愿意花钱买杂志,对她获得的成就给予肯定。
所以,季鸢己经想好了,在开学前,一定用自己的稿费请这些好朋友们吃一顿大餐!
然而,另一边,江祈在收到季鸢发出来的感谢表情包后,就打开《作文新天地》的小程序查看起来。
盯着那个预购下一期杂志的界面看了良久,手指动了动,最后完成了下单。
**
十天后,预购的《作文新天地》陆续开始发货。
因为是假期,江祈的妈妈江雁也不需要在大学给那群学生们讲高数,她正在家里做瑜伽锻炼身体。
听到门铃响起,外面传来小区管理人员的“您的快递给你放在门口了”的时候,她还思考了好久自己最近有没有买什么东西。
最终,她确定自己最近并没有网购。
于是,江雁只以为是自己老公买的什么东西。
为什么不觉得是儿子江祈买的?因为江雁这么久了,几乎没怎么看到过自家儿子在网上买东西。
对方物欲低不说,在消费上还非常理智。
连江雁作为一个成熟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大人,有时候都抵抗不了那些大促优惠的魔力,在诸如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节点买一大堆快递。
但是江祈,明明还是个高中生,就己经能看出这些大促背后的消费陷阱,从来不会花时间在所谓的“凑满减”上面。
思绪回笼,江雁打开门,看到门口旁边一个大大的箱子,倒吸了一口凉气。
嘴上吐槽了一句“郑义这买的什么啊”,最终还是认命地将箱子抱回了屋内。
把快递箱放在了走廊专门拆快递的地方了,江雁才抽空看了一眼快递面单。
然后,她就看到快递面单上写着——收件人:江祈。
咦?这是她家那儿子买的?
江雁虽然好奇江祈怎么突然买这么大一箱快递,但是她向来尊重自家儿子,并没有着手首接把快递拆开来。
于是,她拍了拍箱子,感慨一句“这小子还真是不鸣则己一鸣惊人”。
平时一个月也不见得收一个快递,这一收就是一个大的。
……
等江祈跟那群小伙伴们一起在图书馆学习完回到家了,在客厅看电视的江雁才随口一提“江祈,你的快递给你放在走廊的”。
然后,她眼睛也不抬一下,继续看着电视上播放的偶像剧。
“你买的什么啊,怎么那么大一箱?”
远远的,江祈一边用刀子拆起快递来,一边回应道:“书”。
江雁闻言,叹了一口气——果然她还是太天真了,儿子还是那个儿子,买东西也只知道买书。
也太爱学习了一点!
她“哦”了一声,正好偶像剧发展到了男女主产生误会的时候,江雁的注意力瞬间被这边吸引。
“唉,这男主真是的,付出这么多,也不知道告诉女主,不长嘴啊!你不说,人家女主怎么知道你喜欢她!”
她被电视上跌宕起伏的剧情完全吸引,开始吐槽起来。
而另一边,江祈看着箱子里满满的《作文新天地》杂志却犯了难。
他当时只想着也学着朋友们支持一下季鸢了,买了二十本。
可是现在,广播站的成员、几个朋友们几乎都有了杂志来源,那他的这些杂志又该如何处理呢?
当时头脑一热,现在却不知道杂志该给谁看了。
江祈起身,将二十本杂志抱起,往自己的卧室走去。
听到这动静,江雁又终于愿意给自己儿子一个眼神:“这么多书啊,又是买的数学题吗?”
江祈默默摇摇头,抽出一本递给自己的母亲:“是作文杂志。”
“里面有一篇文章叫《一个不务正业的小老头》,你可以看看。”
江雁盯着那厚厚二十本杂志看了又看,手上无意识地接过那本杂志,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这是你订的很多期……还是同一期?”
江祈也不隐瞒:“同一期。”
江雁惊讶到电视剧也不看了。
“你之前不是连大促囤货都觉得很没意思的人嘛,怎么现在一本杂志买这么多本?”
江雁头脑一转,继续道:“嘶……那个什么《一个不务正业的小老头》是你朋友写的?”
江祈特意提到这篇,那肯定有他的意图。
“对,是一个朋友写的。”
江雁这下好像有点明白了,但是她又想起什么,忍不住开口:“儿子?你之前作文投稿上杂志的时候,我和你爸也想多买几本回来收藏,你都不让啊。这轮到你朋友,你比我们俩还夸张?”
江祈一时也有点愣住了,默默把杂志放在了桌子上,自己抽出一本翻开,视线浏览过目录,很快就找到了季鸢的名字。
“妈,所以……我如果留几本杂志在家里,其他杂志你那里有什么合理的处理方式吗?”
“最好发挥它们作为书籍的作用,不要浪费了。”
江雁点点头,也帮着自己儿子思考起来。
突然,她想起什么,开口:“我那群学生最近好像在举办什么捐书、捐衣物帮助山区孩子的活动,要不然我帮你问问?”
“不过她们给我提过一嘴,说捐给山区孩子们的书也是需要经过审核的,我也不确定这些作文杂志能不能行啊。”
江祈这才放心了:“嗯,那你帮我问问吧,这些杂志还是新的,还是比较大的作文杂志品牌,应该可以吧?”
最后,十五本全新的杂志通过S大的学生被捐给了山里的孩子们。
江祈留了五本,给爸爸妈妈自己一人留了一本,另外两本送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