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鸢拿到陈老师特意打印出来的详细版答案的那一秒,就握着红笔开始批改自己的试卷。
她对于自己一向狠得下心来,打起叉来是一点也不留情。
旁边的彭羽听着这一声声用劲的批改,敏锐地捕捉到了季鸢的情绪不太对,担心地看向季鸢,小声道:“鸢鸢,你还好吗?”
“陈老师说了这次是有难度的,所以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你这段时间的付出和进步,相信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季鸢努力挤出了一个笑容,对着彭羽柔声道:“我没事的,我就是有点……挫败?”
“不过这也是进步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嘛,我会自己调整的。”
彭羽却依然有些放心不下,盯着季鸢的侧脸看了很久。
她知道,这一次可能是真的打击到鸢鸢了,因为自从季鸢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之后,彭羽就没有见过这样低沉的季鸢。
她总是那么积极、那么斗志昂扬,仿佛世界上没有任何困难能打倒她。
可是人们总是忘记,即使是小说世界里的主角,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不得不经受一些起落与低谷,人们还给这起了一个文雅的名字——叫情节有波澜。
可是却很少有人去问这些所谓的主角,他们在经历起落与低谷的时候,是否也会抱怨一句命运不公?
彭羽有些不忍心地回过头,垂眸看向自己面前的试卷。
也不知道她今天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选择题全对了,虽然有三道都是蒙的。
可是再想到季鸢现在的状态,她一点都没有心情去为这偶然的幸运而开心。
彭羽想了想,悄悄拿出纸条,在上面写了一段话,然后通过前桌传给了冯艺。
冯艺接过打开,看到这样写到——
“小艺,今天这场考试鸢鸢好像对自己的成绩有点不满意,不过你也知道的,她很少这样,所以我猜可能是最近事情全都堆积在一起了,给她压力太大了。所以,我们等会好好安慰一下她吧,就不要在她面前讨论成绩了。”
冯艺回过头,郑重地对着彭羽做出一个了然的表情。
她作为季鸢的朋友,当然不会在对方低落的时候再戳人家的痛处,她巴不得自己能代为承受一些烦恼,如果季鸢能好受一点的话。
……
可是,冯艺和彭羽原本计划好的安慰手段全都没有派上用场。
因为在放假的那一刻,季鸢就收起了所有的情绪,笑着招呼两位朋友一起出校门。
“小艺、小羽,你们发什么呆呢,不管考试如何,现在放假了,我们都应该开心一点才不算辜负这一周中绝无仅有的两天假期。”
彭羽随口应是,眼神却一首盯着季鸢的脸。
她当然知道季鸢很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可是在非常在乎的学习上,季鸢真的能做到这么快就变成一副无事人的样子吗?
万一是骗她们的呢,不想她们担心呢?
冯艺也有同样的顾虑,但是季鸢不想让她们看出来,她也只好暂时装作看不出来的样子。
“鸢鸢,你最近真的太忙了,又要忙着复习,又要准备广播站的各种事情,这个周末,请一定记得给自己休息一会儿的时间。”
冯艺只好嘱咐一些万能的话,让季鸢多多休息。
季鸢笑着应下,主动攀上冯艺和彭羽的手臂:“我知道的,你们放心吧。你们也记得好好休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最近也超级辛苦的好嘛?”
等三人在校门口分别的时候,冯艺和彭羽始终没有发现季鸢有什么不对劲,即使再放心不下也只能选择相信是季鸢己经调整好自己了。
而此时的季鸢真的己经调整好了吗?
其实不尽然,她只是觉得何必因为自己的心情不好而去影响到身边的两位好友呢?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给她一些时间吸纳,她自己会想通的,到时候再以最积极的状态去和朋友们相处。
季鸢不是不信任自己的朋友们,只是在期末、高考接踵而至的重要时刻,每个人压力都不小。
压力也是有阈值的,超过那个度,谁都会难受。
所以,分担什么的太沉重了,季鸢只希望自己的朋友们好好的。
她站在校门口等着季泽出来,等见到季泽的那一刻,她只是笑着给季泽说自己今天有点事情,想去周边逛逛,让季泽自己先回家。
季泽有些疑惑:“姐,你去哪里逛啊?要不要我陪你一起?”
季鸢摇摇头:“我就突然有点想散会步,顺便去买点甜品尝尝,你快回家写作业吧,我等会儿就回家,到时候也给你带甜品回来可以吗?”
季泽盯着季鸢看了一会儿,没发现姐姐有什么不同,这才放心地点头:“嗯,那姐,我想吃芒果班戟,还想吃芒果布丁,芝士蛋挞!”
季鸢重复了一遍,示意自己记住了,这才对着季泽挥了挥手,转身朝着英才附近的街道走去。
等确定季泽看不见自己了,季鸢这才叹了一口气,回头又往英才附近的小公园走。
这个小公园是为了给附近小区的居民提供锻炼场地而建的,所以这个时候,即使天气有点炎热,依然有不少爷爷奶奶在里面散步、跳广场舞。
季鸢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爷爷奶奶,会心一笑。
然后,等走到了公园中央的草地上,才靠着那棵大树坐下,从包里拿出那张数学试卷。
草地不远处还有小孩子跟着爸爸妈妈来野餐,看到季鸢,有些兴奋地跟爸爸妈妈分享:“爸爸、妈妈,那边有个姐姐!她也是来玩的嘛?”
穿着漂亮裙子的阿姨连忙拉住小朋友,温柔开口:“宝宝,姐姐在看书呢,别去打扰她。”
季鸢拿出耳机戴上,播放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将试卷垫在膝盖上,开始一道一道分析自己失分的原因。
上课的时候,她只有时间去划出对错,对于答案只是粗粗瞟了一眼,还没有细细研究。
现在有时间了,她终于可以一道一道研究起来。
然后季鸢总算明白了陈老师为什么要在开始前说一句:想清楚再提笔。
那道她尝试多次都得不出答案的大题,根本不是因为她不会这个方法,而是因为她从一开始就把条件看错了,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里。
后面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只不过是与正确的道路渐行渐远!
更让季鸢痛苦的是,被她惯性为了节约时间跳过,最后只能随便蒙了个答案的选择题最后两道,其实难度还好,放在第九题、第十题之后只是为了迷惑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