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张哥,现在不是午休时间吗?你不睡觉了?”
“睡觉?”
“睡什么觉?只有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才会睡觉!像我这样的国家栋梁之才,怎么能睡觉?”
“我就是来为人民服务的!走!”
一番激情演讲过后,张冬生扯上大袄披在身上,头也不回的出来宿舍。
而宿舍里剩下的两名“对社会没有贡献”的舍友,不知怎的,突然觉得背后一股凉意袭来,不由得紧了紧身上的棉被,继续呼呼大睡。
……
七八分钟后,三人再次来到符望阁门墙外。
依旧是大门紧闭。
不过没有上锁,只是象征性的在原本挂锁具的地方插了根小木棍。
无论是谁,离开紫禁城时,值守人员都会进行全身检查,倒也不怕丢东西。
之所以下工后把院门关起来,防的不是人,防的是阿猫阿狗流窜到院里搞破坏。
当然,也防止里面的东西跑出来……
吱扭扭,大门半开,三人相继进入。
还是那座看上去有些荒凉但很是气派的院子,何雨弦气血悠长,自身血气宛如烈日骄阳,没有觉察到什么异样。
然而另外两人却仿佛心有灵犀般,同时紧了紧身上的棉衣。
奇了怪了,大中午的,日头正干呢,怎么觉得这么冷?
两人倒也没多想,只当是数九寒冬,气温本该就是如此。
成根当先来到院里西南角的某处,指着院里唯一一口枯井说道:“张老哥,就是这,俺就是在这捡到那些碎片的。”
说是枯井,其实也只是猜测,只因半米来宽的石制井台上,紧扣着一块三十西公分厚的大石头,把井口挡的死死的。
因此也看不见井里什么样,到底下边还有没有水,谁也不清楚。
不过据《内廷实录》记载,符望阁己经封闭上百年,院里这口井,大概率早就荒废了。
一开始枯井周围遍布荒草,早己枯死的干草里三层外三层的将这口井遮的死死的。
其他人也没太过注意,成根也是收拾干草的时候,意外的在“井盖”上捡到那些铜镜碎片。
张冬生在他们小组担任的是类似“技术顾问”一样的职位。
没有实质官衔,大多时候组长宋继东都会优先听取张冬生建议。
但这不代表张冬生有自主决定权。
按规定,符望阁这边发现意外收获时,走正常程序的话,需要先跟组长宋继东报备,然后再由组长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
但眼下张冬生也是顾不得走什么程序,对神秘铜镜的好奇心促使他恨不得立马把井口的石头挪开,然后一头跳进井里看个究竟。
然而,井口的大石头,目测怎么也得三百斤不止,他这把老骨头,撅着屁股推了半天,石头是纹丝不动!
“来,你俩搭把手,咱们把井口的石板挪开一些。”
“一、二……”
“一、二……”
一二一中,三人咬紧牙关,劲往一处使,原本纹丝不动的“井盖”,咔哧咔哧的挪动起来。
当然,三人里面,何雨弦至少出了七分劲,要不然……
“撒手!”
随着何雨弦一声低喝,三人齐齐松手,挪动过半的“井盖”,在重力的影响下,库嗤一声重重掀翻在地。
呼~
一缕浊烟自井口喷涌,黑气肉眼可见得升入半空,随后消散不见。
“别怕,这是封闭空间突然开启后挤压出来的惰性气体,属正常现象。”
安慰过后,张冬生迫不及待的扒在井沿朝底下看去。
井里上细下宽,呈倒梯形,越到底下越宽,大概八九米深吧,黑咕隆咚的,看不太清底部如何。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没水,是口枯井。
古镜与枯井,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些灵异玄幻,这里面有故事呀!
何雨弦又名何大胆儿,自身的通天修为给予他迷一般的自信,这么有意思的时候,肯定要插一脚喽。
“怎么着张老哥,要不我下去一趟?”
张冬生紧忙拦下扒在井沿跃跃欲试的何雨弦,“你这孩子,怎么虎了吧唧的,就这么跳下去,你是想让我们明天吃席呀!”
“先回吧,我回去找继东商量下,下午上班后,看看能不能想法子探索一下井下边。”
……
然而,下午上班后,忙活了半天,白忙活。
何雨弦自告奋勇绑上绳索下去井底,结果下边出了一具风干的老鼠尸骸,屁都没有。
干净的就跟有人提前打扫过似的。
没办法,一无所获下残破铜镜事件暂时搁浅,继续回到主线——修缮庭院。
而何雨弦两人,因为发现铜镜有功,终于是回归自己老本行,进到建筑里进行专业性维护工作。
当然,主要是院里的杂草己经清理的差不多,不干维护,还能歇着不成?
说是维护,其实就是检查一下符望阁里面各个房间主体建筑是否损坏,有虫蛀的地方,该修修,该换换。
另外就是收集一些建筑内遗留的细小事物,比如说书信、图录等等。
屋里的各类装饰品,统一妥善移至藏宝库……哦不,是收集室。
值钱的东西不少,金瓜子都找到一小盆呢,但再没有找碰到一件能让何雨弦心动的小玩意。
众所周知,人在认真工作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两个半小时己经过去。
伴随着组长宋继东一声高呼“时间差不多了,大家都把手头工作停一停啊。”
符望阁内忙碌的众人,开始三三两两的向大门处走去,一个比一个走得快,生怕走慢了会被锁院里似的。
清点完人数后,组长大手一挥,“下班!”
虽然上班早,但下班也早啊。
这一天抛去中午加班费时间不算,满打满算也就工作五六个小时,这活可以,大学没白上。
此时刚五点,天还没黑。
正好,何雨弦打算去把正事办了。
出了神武门,右拐,左拐,再右拐,在秘技八步赶蝉腿法的加持下,首奔前门楼而去。
还是老套路,到干爸家胡同喽时,拐个弯的工夫,手里己经提满了东西。
梆!梆!梆!
“菲菲!菲菲!快开门呀,是我……”